人物专访

刘孜:抗癌战场的新武器,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字号+ 作者: 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2021-12-11 我要评论

目前,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研究发现病毒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潜能。

 

目前,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从传统治疗方法到21世纪初提出的靶向治疗,再到目前举世瞩目的免疫治疗,每一个惊喜过后,往往又要面对耐药等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研究发现病毒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潜能。对此,医脉通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孜教授为我们介绍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并分享治疗经验。

 

专家简介:刘孜  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

  • 肿瘤学及妇科学博士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第六、第七届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放射生物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常务委员

  • 陕西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一、第二届主任委员

  • 陕西省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主任委员

  • 北京大学医学部近距离治疗中心客座教授

 

“以毒攻毒”,抗癌战场再添新武器

 

刘教授介绍,溶瘤病毒是一类能够进入肿瘤细胞,并进行特异性复制繁殖的病毒。这种病毒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后,能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以此为基础的抗肿瘤治疗方法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P53基因是目前在肿瘤生物学领域中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基因之一,其功能丧失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许多类型的恶性肿瘤都存在P53基因缺失的情况。溶瘤病毒最大的作用特点,就是它可以在P53基因缺失的细胞内不断的繁殖和增生,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崩解、死亡;同时由于大量的肿瘤抗原释放,又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师对溶瘤病毒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循证医学证据缺乏足够的了解,临床应用缺乏统一规范。为此,众多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简称“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规范使用溶瘤病毒类药物提供参考。刘教授表示,共识的及时发布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期待共识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新。
 
由于目前溶瘤病毒的已获批适应证非常局限,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获批上市的仅两种溶瘤病毒类药物:H101(重组人5型腺病毒,用于鼻咽癌,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毒类药物)和T-VEC(HSV-1,用于黑色素瘤)。而实际上溶瘤病毒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存在可测量病灶,或者存在P53基因缺失的实体瘤患者,都有机会从溶瘤病毒治疗中获益。

 

妇科肿瘤治疗的进击路上,

溶瘤病毒能否带来革命性利好?

 

刘教授介绍,在妇科肿瘤领域,溶瘤病毒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溶瘤病毒应用部位(如外阴、宫颈,阴道残端以及盆腔)多为可及范围内的转移病灶。刘教授还分享了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位19岁的宫颈癌患者,由于病理类型预后较差,因此对于根治性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患者身体和心理饱受痛苦。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后,接受了溶瘤病毒疗法,一周期后,肿瘤大小从6cm缩小到4cm;在后续的治疗中,患者还接受了溶瘤病毒联合疗法。截至目前,患者恢复较好,已经重返学校了。
 
目前刘教授团队已经申请了一项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溶瘤病毒联合放疗等联合疗法在妇科肿瘤(包括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数据呈现出来。

 

夯实研究之路,期待溶瘤病毒“行稳致远”

 

刘教授指出,溶瘤病毒是非常有前景的抗癌药物。其能够通过溶瘤作用、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对于实体瘤患者,尤其是晚期复发和难治性的实体瘤患者,溶瘤病毒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肿瘤患者使用溶瘤病毒是安全且有效的。此外,目前还有多项临床研究将溶瘤病毒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当溶瘤病毒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时,其疗效能否达到“1+1>2”,同时副反应达到“1+1<2”的最终结果,刘教授对此充满期待和信心。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