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坛

面向国家需求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

字号+ 作者:药咖荟资讯 来源:药学进展 2021-11-27 我要评论

由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药学进展》编委会、《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创新中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

 

2021年10月21日上午,由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药学进展》编委会、《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创新中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中医药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科带头人汇聚一堂,重点聚焦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从新药发现、经典名方、药材种植各方向探讨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共同推进中医药产业链各方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的战略目标。

 

▲主持人:叶文才  暨南大学副校长、杰青

 

主旨报告1

中药和天然药物来源的新药发现研究

暨南大学副校长、杰青专家叶文才教授首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植物药和动物药新型药物结构发现方面的工作,并以一叶萩生物碱为例阐述了基于生物砌块的分子网络策略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进展,提出了该技术可高效且经济地进行仿生合成。叶教授还介绍了其课题组设计开发的新型蛋白质羧基残基交联剂、小分子配体发现等在药物靶标的鉴定发现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叶教授展示了课题组多种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创新药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主旨报告2

中医临床启发下的创新药物发现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委会主席张卫东教授从中药小分子入手阐明了新药发现历程。张卫东教授深度揭示了我国新药研发成果数量可观,但新靶标新机制的创新能力低的研究现状。张卫东教授认为中药创新是我国最可能引领国际前沿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实现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中,中药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从临床有效的中药出发,利用自主发现的有效成分,采用化学生物技术,发现新靶标制造中国原创新药。

 

 

主旨报告3

开发中药经典名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经典名方开发指引》副主编边宝林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传统植物药活性成分研究上的经历,并详细介绍了从中药经典名方黄连解毒汤的药理作用研究到“证候新药“黄连解毒丸的临床成功获批的全过程。边宝林教授提出,文化和科学相辅相成,传统医经思想应成为中医药界学人们的灵魂,而中医药将成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主旨报告4

打造肉苁蓉全产业链,培育中药材大品种

北京药学院教授、优青专家、博士生导师姜勇教授具体阐述了肉苁蓉的价值和其保障老龄化社会全民健康、带动沙漠治理、带领沙区致富的重要意义。姜勇教授表示,目前肉苁蓉项目拥有良好的肉苁蓉生态产业基础,未来将打造出更加完整的肉苁蓉生态和健康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发展;项目还构建了濒危药用植物全产业链研究开发新模式,创造了中国特色可持续治理沙漠和荒漠化地区精准扶贫的新道路,利用时代机遇展现了中药材肉苁蓉的巨大价值。

 

 

主旨报告5

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中药可溯源性与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伯阳教授围绕大健康战略和产业新业态提出了健康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点。余教授表示,目前,中医药产业虽然抗疫优势明显且拥有政策保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该现状,余教授从农、工、商、网、服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药产业的特性和中药发展的关键要点,并围绕多个产业实例指出健康产品将是中医药产业新的增长极。最后,余教授介绍了指纹图谱等中医药质量评价技术的实践经验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均一化等中医药开发的研究进展。

 

 

圆桌对话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

▲主持人:陈万生  杰青,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药学进展》副主编

 

南京中山制药董事长、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投资促进会秘书长、江苏中药产业研究院院长成俊指出,南京中医药产业资源丰厚,但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当前,江苏中药研究院在科技创新、经典名方开发、药材质量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成院长表示,在产业创新上,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原始创新,而制药企业更加偏向于产品优化和二次开发,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各有侧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经典名方开发指引》副主编边宝林教授表示使中成药更多地受到关注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是中药人最大的追求。并以蟾酥产业的发展为例指出中医药未来发展前途光明,鼓励中医药工作者坚持研究并保持对中医药产业的信心。

 

 

北京药学院教授、优青专家、博士生导师姜勇教授表示对于肉苁蓉的发展,要关注国家动态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在资源不再匮乏时要目光长远去思考如何出口。多方合作聚焦产学研结合建立起科学研究与产业推广的体系。姜勇教授指出利用新技术与中药材结合也是不容忽视的,将中药传承与创新让其焕发新生命力。

 

 

中药可溯源性与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伯阳教授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分析,指出中药质量及方法研究虽有进步,但与中医界要求仍有所差距,而差距的关键在于当前药物质量评价的思路主要是现代科学思路,但是目前的中医理论仍停留在自然哲学范畴。此外,余教授建议对中药不同物质进行分类,按照中药不同阶段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余伯阳教授强调随着中药产业融合性的增强,未来监管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这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共同努力克服。

 

 

 
 
 
我淘健康打造健康社区服务体系
 
京智康聚焦未来健康管理建设
 
我淘健康推动京智康健康服务新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2021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夏论坛成功举办

    2021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夏论坛成功举办

  • 第14届苏州血液学峰会圆满开幕

    第14届苏州血液学峰会圆满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