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放过抑郁症患者吧

字号+ 作者: 看理想编辑部 来源:看理想 2021-12-11 我要评论

最近出台的新政策,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最近出台的新政策,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虽然这几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这个政策却似乎并没有让人们感到太安心。在这条政策微博下的高赞评论,多是人们对是否可以保护隐私,以及如果筛查出抑郁症,是否会影响到升学甚至未来就业的担忧。
 
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竞争已经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任何一个“负面”的标签都可能让人败下阵来,遭受到升学、就业、社交上的歧视。一旦把抑郁症放入健康档案里,即使做到了保密,也不能保证它不会“保密地”对升学、人事录用造成影响。
 
更何况,太多的情况是可以为了一个漂亮的成绩单粗暴地对待一切人和事,谁也不知道当抑郁症成为一个系统性筛查的目标后,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们会有怎样的遭遇。
 
 
另外,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考虑,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社区,是否有这个能力去筛查抑郁症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因为抑郁症与抑郁情绪不同,虽然我们人人都有可能因为在某个阶段有低落、沮丧的情绪而在量表上表现出有抑郁倾向,但是真正的抑郁症却并不是靠做简单的量表就可以被确诊的,这需要大量专业人士的评估,才可能做到对如此庞大的群体进行筛查,避免误诊。
 
虽然欧美社会也有抑郁症筛查,但是一方面,人们是否参与筛查通常为自愿行为,另一方面,在欧美,身心疾病对升学、找工作会产生的影响不如我们社会这么大,所以那些看起来“先进”的经验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文化,是否符合我们的社会现实,还需要通过更谨慎的考察和实践来决定。
 
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需要讨论的不仅仅是资源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当社会把大量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向预防和干预抑郁症时,必须要去思考的是,我们把抑郁症当做什么?
 
我们到底是要减少抑郁症,还是减少抑郁情绪,亦或是想进一步减少一切焦虑、愤怒、沮丧、悲观、恐惧等“负面情绪”?
 

 

01.

抑郁情绪的意义

 

干预抑郁症和关爱抑郁症人群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如何理解它的成因和意义是关键。
 
抑郁症成因虽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其核心并不难理解。去年我们有一篇关于抑郁症的文章,以约翰·哈里(Johann Hari)在《丢失的联系:揭开抑郁症的真正成因,以及意外的治疗法》一书中所举的例子,关于一头牛如何治疗好一位农民的抑郁症的故事来说明,生活在无法满足我们身心基本需求的环境中,是人们抑郁的主要原因。
 
可是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有什么意义呢?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疾病的意义”,那也用一种常见的生理疾病来举例——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三个月以上的痛症,可能是头痛、腰痛、肩颈痛、风湿关节痛、癌症疼痛、神经痛等等。全球成年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为30%,而在中国至少有一亿人遭受着不同部位的慢性疼痛的折磨。(*来源:jiemian.com/article/3574633.html)
 
慢性疼痛虽然非常折磨人,但却不能否认疼痛作为一种我们生来就有的感觉,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因为有痛觉,所以我们才会发现自己膝盖积液了、腰椎间盘突出了、腱鞘发炎了、长了肿瘤等等。
 
痛觉警惕我们身体哪里出问题了,同时也让我们避免做出可能让病情进一步恶化的事情。即使我们再讨厌疼痛的感觉,但是我们却不能没有痛觉,否则我们不能安全地活下去,人类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是我们进化而来的一种能力。
 
 
如果疼痛有意义,那么抑郁的情绪也有意义吗?面对困境,表现出这么消极、低落、抽离、沮丧的情绪难道不是一种无能的反应吗?
 
没错,低落、抽离等抑郁的情绪是一种表现无能的反应,但是这种“无能的表现”却并不是对生存无益的。
 
尼斯(Randolph Nesse)教授在《产生坏情绪的好理由》(Good Reasons for Bad Feelings: Insights from the Frontier of Evolutionary Psychiatry)一书里,以进化论的角度去理解精神疾病的存在,他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
 
当我们面对巨大威胁、失败的竞争时,感到低落、抑郁、沮丧的情绪就好像痛觉一样,是对所处环境的反馈,这些情绪让我们向不可战胜的威胁示弱,从无法达成的目标里抽离、放弃,而这些看起来懦弱、无能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保存能量、有益生存的本能反应。
 
就像当鸡在打斗中失败后,会从鸡群中抽离并且向对手表现出顺从的行为以减少被进一步攻击的可能性,人面对无法战胜的挑战,无法达成的目的时,抽离和放弃是百万年进化出的智慧,让我们“躺平”,保存能量,进入低耗模式以延长生存的时间和可能。
 
所以,当人们抑郁时,不仅会感到情绪低落、沮丧,还会什么都不想做,不想与人交流,这些也许都是为我们面对无法逃脱也无法战胜的困境时,对自己的保护行为。
 
但需要厘清的是,虽然痛觉是对伤病的警示,但疼痛发展成慢性疾病会让人痛不欲生;抑郁的情绪虽是为了保命,可是长期抑郁情绪的积累也还是可能会压垮我们。所以,虽然抑郁情绪的产生有保护性的意义,但并不代表抑郁症不需要被干预和治疗。
 
02.
我已经抑郁了,能不能放过我?
 
如果社会开始对抑郁症进行大量系统性的筛查和干预,并且将写入可能伴随我们升学、入职的档案,那么就要求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要远远大于“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试想,如果我们不理解痛感的意义就去治疗慢性疼痛会如何?我们会把令人厌恶的痛觉作为需要被消灭的目标,用各种止痛镇定的药物去麻痹疼痛,忽略疼痛所指向的身体问题,继续我们想要的高性能的学习和生活。但长期麻痹疼痛的结果可想而知,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威胁到生命。
 
 
同理,如果不理解抑郁情绪的意义就去干预抑郁症会如何?我们会把那些低落、沮丧、无力的情绪作为需要被改变的目标,通过药物和行为干预让人兴奋、积极起来。
 
可是想象一下,如果你连续高强度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到了假期只想窝在床上看剧打游戏,进入低耗模式休息,但室友突然闯卧室拉你起床,说人不能这么懒这么丧,应该出门去跑步、学习、社交!
 
如果你还有点劲,也许可以被拉着出门;可是如果你真的已经身心俱疲,连起床吃饭都觉得费劲,但室友还一直拉着你说对抗丧的方法就是积极地动起来,吸取能量,你会有什么感觉?无论理性上是否认同“人要积极”的道理,你的身体和心可能都会大喊“求求你不要再烦我了,就让我在床上躺着自生自灭吧!”
 
不理解抑郁情绪的意义而进行干预恐怕就会有类似的效果,甚至还会让已经抑郁的人陷入进一步的自责和绝望。要知道,不是抑郁的人不想去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而是他们的生理机能限制了他们。
 
而为什么他们的大脑和身体会进入这样的模式?因为可能他们长期处于无法逃脱的困境,比如从小面对施加身体或精神暴力的家长;可能他们面对着不可被战胜的威胁,比如得了难以被治愈的疾病;可能他们被要求达到某种遥不可及的目标,比如在大城市成家立业、买房、养孩子。
 
梁文道在《角落的夜晚》里说到,每个人大概都会有想要躲起来的时候,可是现代社会却没有提供让我们躲起来的机制。
 
而抑郁症大规模的筛查和干预,总让人感觉,好像是要拿个大探照灯,把那些已经被生活的压力逼到想要躲起来的人找出来,在他们感到低落的时候,非要让他们开心起来;在他们需要逃离的时候,非要让他们直面威胁;在他们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非要让他们继续全速前进。
 

《角落的夜晚》09.心理健康
 
如果是因为面对不可战胜且不可逃脱的困境,所以大脑和身体才让我们进入情绪低落的抽离、低耗模式,那么在不改变也不理解困境的情况下,强行改写或压抑我们身心本能的反应,恐怕结果是雪上加霜——
 
因为相比于现代社会所塑造的“理性需求”,我们身体是通过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智慧结晶,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抑制身体的本能,怎么看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03.
我们太想要一个好的结果了,
以至于忘记了什么才是好
 
需要再度强调的是,这并非说抑郁的人不需要帮助,但问题在于怎么帮。在专业资源极端匮乏的状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筛查和干预是否能够真正帮到他们,并且不误伤到想要暂时躲起来进行自我修复的人们,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去思考和实证的。
 
如果抑郁情绪的意义是通过抽离、躲避、示弱的方式来应对危机和困境,那希望社会至少允许我们进行这样的自我疗愈,可是现状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
 
如今我们作为人的一切感受和表达,往往都被简单地分为了好的和坏的,积极和消极,正的和负的。而我们太想要一个好的结果了,以至于需要迫不及待地消灭一切看起来不那么“好”的东西。
 
例如,人们相信少年强则国强,于是就要求少年们不仅要学习好、身体棒,心理也要时刻都很坚强,也就意味着不能表达脆弱,不能哭。可是人热了就会出汗,水喝多了要上厕所,那为什么面对困境,也不能表达恐惧、脆弱、难过,更不能哭?
 
要知道,在炎热的环境中不能顺利排汗可能会导致中暑,而面对大的困境不能表达脆弱,甚至感受不到恐惧和难过又意味着什么?有些人把这叫“阳刚”,但这也是情绪失调的一种,是身体机能的紊乱,同样会导致疾病。
 
上周,微博上还出现了一条名为“负面情绪竟然可以引发这么多疾病”的热搜,内容是一张图表告诉人们,愤怒、沮丧、焦虑、悲观、恐惧等负面情绪可能引发包括心脏病、关节炎、哮喘、高血压、癌症等各种疾病,告诫大家千万要远离这些不好的情绪。
 
虽然情绪和生理疾病确实有很强的关联,但并不是负面情绪为因,生理疾病为果,而是它们同为糟糕的生活状态的结果。心理同生理一样,短暂的负面情绪和伤痛是可以被消化、排解、治愈的,只有巨大的创伤或者长年累月的堆积才会转化为长期的疾病。
 
而正如抑郁的情绪有它存在的意义,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而生:愤怒可以让我们吓退威胁者,恐惧可以让我们远离可能的危险,焦虑可以让我们快速调动身体机能应对危机,悲观可以让我们保存体力转向更容易得到的目标……
 
只是现在太需要健康、积极、正面的状态了,以至于我们表现得好像从来就不曾拥有万物阴阳转化的生命智慧一样,要如此迫不及待地去消灭在当下看来是负面的东西。
 
 
但是,无论我们每天给彼此打了多少鸡血,灌输了多少能量,还是要小心啊。我们太习惯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和需求去把自己进行剪切和塑型,可是作为人,我们的身心反应本是最值得信赖的生存向导,即使这个向导并不一定在所有时候都是最聪明的,但它一定是最诚实的。
 
所以,我们越是不计代价、迫不及待地要得到什么,就越说明缺乏什么。我们对积极、情绪能量的强调,恰恰表明着我们的生活充满着苦闷,而这样的苦闷是在告诉我们快点改变或者逃离这个困境,而不意味着,快点来些止痛药或者兴奋剂好让我们继续忍受这个环境。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抑郁症患者自救宝典|我淘健康健康社区

    抑郁症患者自救宝典|我淘健康健康社区

  • “抑郁症”倾向的人,嘴里总会有这3句话|我淘健康

    “抑郁症”倾向的人,嘴里总会有这3句话|我淘健康

  • 我淘健康说您可以这样帮助自己

    我淘健康说您可以这样帮助自己

  • 约1/3的强迫症患者伴有抑郁症

    约1/3的强迫症患者伴有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