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快讯

互联网医疗的残酷现实

字号+ 作者: 王建秀 来源: 王建秀 2021-10-28 我要评论

连续好几个月,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某一款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感觉甚为难用。

 

 

连续好几个月,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某一款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感觉甚为难用。

 

第一次使用是咨询一个表征问题,下午五点钟发出提问后,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得到一个接近于半诊断的回复。

 

第二次使用是指定医生的付费使用。付费成功,接下来还要一个分诊的过程,最后是分诊失败,无效退款。而事实上,和医生之间主诊的方向是对口的。

 

第三次是寻找治疗某个两个领域的关键教授,但发现身居北京的他们都没有开通问诊或者咨询的功能。

 

细节的其他问题还包括:(1)在写病历主诉的时候,没有记忆功能,需要重复不停写;(2)朋友的反映是,该平台无法复制病历给其他的医生;(3)上传图片只能上传9张,但往往复杂的病历资料真的要超过九张。

 

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出发,如果在五小时内,隔壁远方的医生都无法在茫茫人海中给出回复,那么这五个小时是不是足够可以挂一个主治医生的号?或者跑一趟社区也是很好的。

 

其次,漫无目标的分诊得到了一个二线城市主治医生的回答,那么和最近的三甲医院医生比起来,花五小时选择后者,还不耽误病情。

 

而这些体验背后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是接近诊断的轻问诊很有可能会延误病情或者是误诊。

 

在前几个月一篇让人很尊敬的前辈的纪念文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个遗憾的现象,他在发病之前曾经在网上咨询过,然而医生虽然判断出了病情,却没有催促他赶紧去看医生。

 

曾几何时,我也是互联网医疗的支持者。虽然我现在依旧支持它,但更接近临床工作和就医场景,就越少了一些轻狂的认识,甚至为那些轻狂的认识感到恐惧。

 

首先,互联网医疗无法改变医疗体制下医疗水平不均等的积弊,它更适合作为医疗机构的工具。如果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医疗可以颠覆医疗,这一定是一个笑话。

 

其次,互联网医疗虽有一定医疗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当下医疗医疗资源“僧多粥少”,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轻问诊始终走在靠近诊断的边缘地带,无论是给药信息还是症状判断都容易误诊,更容易延误病情。

 

甚至,用互联网医疗看片子都是看不清的。你用手机拍个ct片试试?那真是要有技巧。

 

第四,如果互联网医疗做的是挂号、加号和手术加塞的生意,那么其实本质上和黄牛的作用没有什么两样。

 

但互联网医疗可以用在哪里?很有限,科普、指定病人的术后随访,康复、营养和膳食的长期指导,有详细资料的名医第二诊断意见,都可以。然而,这些领域却很难赚到快钱,当前全科医生的缺乏,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

 

最后,愿我们的互联网医疗行业走得更严谨一些。也许互联网医疗公司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激励模式了。也许,也是投资人、创业者应该打个激灵的时候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医疗的困境和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困境和趋势

  • 互联网医疗:“收割季”

    互联网医疗:“收割季”

  • 互联网医疗的数据顽疾,“技术催化”是最佳解药?

    互联网医疗的数据顽疾,“技术催化”是最佳解药?

  • 互联网医疗烧2千亿  最后由谁来“买单”?

    互联网医疗烧2千亿 最后由谁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