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养生的好时机,坚持做好六件事!|我淘健康

字号+ 作者: 健康时报 来源: 健康时报 2022-01-08 我要评论

寒冷的天气也让更多疾病有了可乘之机。因为上年纪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变化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

    小寒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经历着降温、降雪天气。
 
同时,1月8日即将迎来“三九天”的第一天。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表明了此时期温度的寒冷状况。
 
小寒遇三九,全年最冷的时刻来了!
 
寒冷的天气也让更多疾病有了可乘之机。因为上年纪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变化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所以,在这段时间,尤其是老人,一定要有“防病”意识。

 
 
小寒遇三九,要做好“四防”
 
 
1、低温环境,要防“心脏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18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指出,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会作出一系列生理性的调整来维持体温,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更容易发生凝血等,这样的调整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017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这样会增加心脏负荷,而且冷暖不定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寒冷天气下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2、温差较大,要防“脑卒中”
 
冬季还是脑梗的高发季节,这与寒冷天气导致血压升高有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怡菁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寒冷干燥,要防“流感、肺炎”
 
寒冷干燥的时节,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者导致肺炎、哮喘、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发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如果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而感冒会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现心衰急性加重,诱发急性心梗。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的老年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可能就会引发肺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同时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4、天寒地冻,要防“摔倒、骨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王宸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每一次摔倒可能都是致命的!因此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伸展肢体,进行“预热”。


 
 
小寒养生,坚持做好这六件事
 
 
民间有种说法,“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虽然小寒遇上三九天,迎来了全年最冷的时刻,但这个时候也是养生的好时机,而此时的养生关键就是“防寒保暖”。
 
1、养好肾
 
中医认为,寒是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如辣椒、肉桂、桂圆、姜、羊肉、猪肚、南瓜、大枣等,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2、护好头
 
小寒时节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头颈、背、手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而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所以冬季外出或坚持室外运动的人群,应做好御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3、暖好脚
 
除了头部,脚也是冬季保暖必不可少的部位。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可以很好地缓解冬季脚部冰凉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纪如峰在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首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我国清代第一部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就专门讲了擦涌泉的方法:睡前,用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用力摩擦足心,直到感觉脚心发热为止。两脚都擦热之后,将脚趾微微转动几下,再把两脚互相摩擦几十下。每晚做一次,可以达到巩固精气、通汇气血的作用。
 
4、睡好觉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冬日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5、身要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寒节气应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而且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另外,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
 
6、心要静
 
在精神、心绪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情绪波动大,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做到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才能为生活增添乐趣。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营养专家:清淡有3个标准

    营养专家:清淡有3个标准

  • 留恋一颗「榴莲」的好营养!

    留恋一颗「榴莲」的好营养!

  • 国人吃得好了但普遍缺乏这5种营养素|健康小屋

    国人吃得好了但普遍缺乏这5种营养素|健康小屋

  • 每7天养成1个防癌好习惯|我淘健康

    每7天养成1个防癌好习惯|我淘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