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郭凌川:2021版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字号+ 作者: 郭凌川 来源:妇产科在线 2022-01-12 我要评论

近年来,国外多个权威机构先后发布了BRCA1/2基因变异数据解读的标准或指南,我国也于2017年发布了《BRCA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近年来,国外多个权威机构先后发布了BRCA1/2基因变异数据解读的标准或指南,我国也于2017年发布了《BRCA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为结合临床实践并补充相关领域更新,编写组在2017年版基础上,于2021年6月发表了《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对BRCA1/2变异解读等内容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优化更新,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BRCA1/2基因检测数据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什么是BRCA1/2,胚系和体系?

 

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包括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参与DNA损伤同源性重组修复。BRCA1/2基因突变会导致同源重组缺陷,使得基因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BRCA1/2基因突变分为胚系突变(gBRCAm)和体细胞突变(sBRCAm)两种。

 

gBRCA1/2突变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约5%~10%的乳腺癌和15%~22%的卵巢癌是由BRCA1/2基因突变导致的。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使乳腺癌发生风险提高5倍,卵巢癌发生风险提高10~30倍。

 

 

因此,明确BRCA1/2基因变异状态对相关肿瘤(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的遗传风险评估、治疗选择、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并不是所有的BRCA1/2基因变异都会损伤蛋白质功能,因而,变异解读在BRCA1/2基因检测中十分关键,需要依据各类信息(包括来自群体数据库、疾病数据库、文献和家系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

 

胚系的变异解读

 

胚系变异的解读重点关注该变异对于某种遗传疾病的致病性。目前,BRCA1/2变异解读最权威的指南或标准包括ACMG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MP)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2015版),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 (EMQN)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分子遗传分析最佳实践指南(2008版)和ENIGMA BRCA1/2基因变异分类标准(2.5版)。

 

综合以上指南解读规则以及BRCA1/2基因的特征,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总结出以下变异分类解读规则: 

 

体系的变异解读,对临床意义的分级?

 

肿瘤变异的解读关注该变异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如对某种靶向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对疾病的诊断或预后判断的价值等。因此相对胚系变异而言,肿瘤变异的解读更为复杂,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分类标准。
目前国际上有多个机构推出了以临床意义解读为核心的肿瘤变异解读的指南,如2017年由临床医师和癌症生物学专家组推出的OncoKB,AMP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联合发布的肿瘤组织变异解读和报告标准与指南等。
 
对于肿瘤BRCA1/2基因变异,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在2017年AMP/ASCO/CAP联合发布的肿瘤体细胞变异解读和报告标准与指南中BRCA1/2基因变异致病性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批准情况及临床诊疗指南共识推荐,将肿瘤BRCA1/2变异根据临床意义分为4个层级。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证据的积累,BRCA1/2变异的分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遗传风险管理及治疗方案,因而变异解读数据库的更新和分享极为重要。BRCA1/2变异对于治疗、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也在不断的更新,这必然会影响到肿瘤BRCA1/2变异的临床意义评级。在临床实践中,胚系与体系BRCA1/2变异分类/分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需要联合应用。

 

胚系和体系的检测方法?

 

胚系检测一般使用血液、唾液、口腔拭子等样本,目前以血液(白细胞)样本为主,检测到的BRCA1/2变异为胚系变异。肿瘤检测一般使用手术或穿刺获得的肿瘤组织样本,肿瘤样本中检测到的BRCA1/2变异既可能是胚系变异,也可能为体细胞变异。

目前,BRCA1/2基因检测一般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除应用于点突变和小片段插入/缺失的检测外,在测序策略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方面有着特殊设计的二代测序也可用于大片段重排的检测。Sanger测序是检测BRCA1/2基因点突变和小片段插入/缺失的传统技术,现在一般用于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的验证。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则常用于BRCA1/2基因大片段重排的检测。

 

检测结果如何精准的报告?

 

一份完整的BRCA1/2基因检测报告要能够被肿瘤科医师或其他非分子病理学专业的医师理解,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部分:样本信息、检测结果、基因变异分类的详细解释、检测方法和覆盖区域、签名和联系信息。

 

样本信息:应包括受检者/患者基本信息、样本类型、临床诊断、家族史。若送检的是肿瘤组织,样本信息部分还应该包括病理诊断、肿瘤细胞含量、取材时间、样本处理方式等信息。

 

检测结果:对于胚系BRCA1/2变异,应列出在该受检者中发现的所有3~5类基因变异,并列出总体BRCA1/2状态;对于肿瘤组织BRCA1/2变异,应列出在该患者中发现的所有Ⅰ~Ⅲ级变异。

 

基因变异分类的详细解释:应提供基因变异分类/分级证据的简要说明,并指明所依据的变异解读指南或标准名称。检出胚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时,应建议对受检者的血亲进行遗传咨询以及该变异的检测;在肿瘤组织中检出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但不能区分胚系或体细胞来源时,应建议进行该变异的胚系检测验证。

 

检测方法和覆盖区域:应明确描述使用的是何种BRCA检测方法以及该方法覆盖的指定序列区域。

 

签名和联系信息:应列出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报告复核的人员姓名及便于进一步问询的联系信息。数据分析人员应具有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或遗传学知识背景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培训。

 

BRCA基因是与精准治疗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BRCA1/2突变的癌症患者对铂类化疗非常敏感,预后良好,并可获益于PARP抑制剂的治疗。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陆续批准多种PARP抑制剂用于相关肿瘤的治疗,这也使得临床医师对BRCA1/2基因变异精准检测与解读的需求和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

 

PARP抑制剂是在BRCA突变为代表的同源重组缺陷(HRD)基础上,通过合成致死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靶向药物。在BRCA1/2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PARP抑制剂选择性抑制PARP介导的DNA单链损伤修复途径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导致双链无法修复,DNA损伤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PARP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治疗带来重大变革,建立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新模式。多项研究结果也已证实,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的维持治疗中显著推迟复发时间,具有更高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特别是对于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疗效更加显著。PARP抑制剂不仅作为标准治疗推荐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同时推荐BRCA突变/HRD阳性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后将其用于一线维持治疗。在复发性卵巢癌的后线治疗中,由于证据级别不高仅推荐其用于BRCA突变/HRD阳性患者的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的进展,对患者进行BRCA突变检测将有助于更好地判断预后、选择靶向药物、选择化疗方案、在适当的条件下对家族遗传史患者亲属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基因状态来选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因此BRCA数据的正确解读对临床医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 50(6) : 565-571.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01027-00809.
2.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BRCA1/2基因检测指南(2019版)[J]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 48(9) : 670-677.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09.002.
3.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12(5): 29-37.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盛锡楠:解读2021版CSCO肾癌诊疗指南|京东健康京智康

    盛锡楠:解读2021版CSCO肾癌诊疗指南|京东健康京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