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招募: 18858102946 客服热线: 400-996-2682
医学论坛

诊疗人数不降反升,县域医疗能否借疫情完成逆袭?

字号+ 作者:八点健闻 来源:八点健闻 2022-09-06 我要评论

如何​可复制的数字赋能县域方案?

今年6月,68岁的浙江天台县居民黄大伯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前列腺抗原PSA偏高,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怀疑为前列腺癌。由于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来做进一步确认,黄大伯找到了天台县人民医院。

 

天台县人民医院是县域医疗的龙头,配置有1.5T的磁共振设备,已经应用多年。但对于黄大伯的情况,影像科的医生却有些犯难——黄大伯的病灶太小了,如果无法进行精准的参数设定,有可能出现漏诊或误诊。

 

出于安全考虑,黄大伯决定到省会杭州做更精准的检查。但当时,正赶上杭州本土疫情爆发,他不得不暂缓北上,等待疫情平稳后再做打算。

 

 

疫情中的患者回流

 

黄大伯的境况不是个例。过去三年,受疫情防控的客观影响,异地就医的人数和频次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三级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在疫情初始的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中跨省异地就医的住院患者404万例,比2019年减少了184万例,缩水将近一半。

 

这部分患者去了哪里?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告诉了我们答案。公报显示,在整个2021年里,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到13.1亿,比上年增加1.5亿人次。其中入院人次8370多万,也比上年有明显增加。

 

“基层诊疗人数明显增多和疫情有一定关系。受疫情影响,很多患者不能很便利地来到上级医院,便选择在基层先看一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表示,尽管这一现象是偶发的,但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就能把疫情中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分级诊疗形式固定下来。

 

一直以来,县域医疗就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核心战场。作为连接省市三级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之间的枢纽,县级医院(多以二级医院为主)既要为薄弱的基层医疗兜底,承担基础培训任务,又要做大做强自身学科能力建设,成为临床疑难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为“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而努力。

 

在国家卫健委的官网上,能够查找到的最近一份关于全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的情况通报发布于2020年。该通报显示,对全国1837家县级综合医院的服务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估后,有83.7%的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其中,581家医院被评为优秀,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尽管整体水平还算达标,但县域医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却始终存在。在上述情况通报中,有299家县级医院被评为不及格,其中有222家集中在贫困地区。从地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的县级医院,无论是在科室设置还是人员素质上,都有东部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症的救治方面,东部地区县级医院有能力开展的高难度技术较之西部地区明显更多。比如可以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股动脉血管搭桥术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县级医院大约有60%集中在东部地区。

 

 

既要设备,也要人才

 

郡县治,天下安,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同样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县级医院的总数在1.7万家左右,每年接待的诊疗量超过10亿人次。

 

国家对县级医院的重要性早有认知,在推动国内医改的初期,国务院就明确发文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赋能县域医疗,首先就是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800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通过加强远程医疗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基层检察、上级诊断、服务同质。从国家卫健委县域医共体监测平台上可以发现,试点县在促进患者回流、医疗资源下沉以及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当县域医疗的高质量发展被提上议程之后,被讨论最多的除了县级医院的热情和雄心以外,还有来自于现实的尴尬。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曾牵头对县域医疗机构做过调研,初步的结论是,县域医疗机构整体素质偏低,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上都不够精细。尤其是在影像诊断上,缺乏高精尖的设备,无法做出精准诊断,“比如我们县级医院,一般只有两台CT,一台磁共振,CT和磁共振的增强率都是在10%以下。现在疾病的诊断70%都来自于影像,这个工作如果不做好,最终会制约临床科室的发展。”

 

缺少高端设备是显性因素,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多数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来说,采购资金并不是问题,他们最担心的是,高价买来的设备,谁来用,能不能用好。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301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主任罗渝昆表示,这样的顾虑在基层普遍存在,医生的实操能力决定了设备的使用价值。

 

“比如说乳腺癌的筛查,我们国内主要靠的是超声。不同的超声医生针对同一个患者,使用同一台设备,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一个三甲医院的资深专家,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是在基层,误诊和漏诊的比例就会高很多。”

 

事实上,县域医疗的人才缺口或许会长期存在。今年6月发布的《县域医疗人才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县域医疗人才简历投递增幅达到115%,但向县域医院投递的比例还不到一成,绝大多数人才流向了大城市的三级医院或连锁民营医疗机构。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县级医院分会主任委员马伟杭直言,医疗高层次带头人不足,是阻碍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留住病人的关键。

 

 

可复制的数字赋能县域方案

 

人才和“优质”资源,共同制约了县级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是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去年年底,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要求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力争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县级医院的高端设备采购潮很快就会到来。只是,相比于硬件配置,人才培养的周期要漫长得多。如何能够快速补上医技人员的技术缺口,让高端设备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是破解县域医疗这道难题的关键。

 

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一个范例。天台县人民医院列入国家“千县工程”,也是浙江省“山海提升工程”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者,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建立帮扶合作,紧密互动。前不久,天台县人民医院上线了GE医疗新一代5G MR Butler磁共振管家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和结对帮扶的省人民医院的影像科专家可以远程操作设备,实时为天台县人民医院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

 

浙江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专家与天台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医生建立了操作界面的远程镜像互联。在SIGNA™ Butler 5G磁共振管家的支持下,省医院专家远程对设备扫描参数进行了讲解以及调整;在操作界面的镜像显示以及音视频会议系统配合下,天台县的影像科医生跟专家一起完成了一次“现场”磁共振影像检查指导。

 

黄大伯就是这项创新的受益者之一。在专家反复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后,他的磁共振影像精准提示了3cm的前列腺占位。8月初,通过病理科确诊为前列腺癌后,他很快在县医院接受了根治手术,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浙江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龚向阳表示,磁共振检查、尤其是一些基于扫描部位的高级应用是县域医疗需要重点提升的地方。过去,县里虽然有磁共振设备,但碰到病情复杂一些的病人,还是会转到省里来检查。这次GE基于5G技术,把三甲医院的优质影像检查和质控“专家”资源跟县域实时连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基于5G和远程数字技术,打破传统磁共振应用培训上的诸多限制,点对点连通县域和三甲医院专家,一方面指导操作、规范流程、确保影像扫查同质化,同时,实时指导基于设备的高级临床应用,让县域的影像科医生快速掌握好的技术、加速提升自身的诊断能力和水平。“作为我们来说,平时不打搅,但在关键的时候,可以提供实时的帮助。基层的患者不用来回折腾,基层的医生也有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可以复制推广。”

 

设备本身智能化提升已经成为大趋势。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融合到医疗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中。还是以GE医疗的技术为例,从影像设备的数据采集源头开始,到原始数据重建、分析报告、AI辅助诊断等,GE医疗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逐步融合到影像链全链条中,提供更加高清影像、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的同时,让影像设备越来越容易操作、降低了基层医生的操作门槛,变相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比如深度天眼CT。CT扫描是基层医疗场景中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之一,其准确性非常依赖于技师对患者摆位的控制,而高水平技师在基层包括县级医院都极为紧缺。GE医疗的深度天眼CT通过3D摄像技术和系统内置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在操作端实现一键摆位,并且可以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减少1/3的扫查时间,从而降低对基层技师的能力要求。据了解,深度天眼CT一键摆位的准确度可以达到三级医院十年资深技师的水平。

 

“我们正在推进以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为基础,利用5G、AI、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一系列的智能设备、智能管理、智能临床的解决方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县域和基层发展。”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过去这几年,GE在中国研发生产销售的设备超过100种,其中70%以上都搭载了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能够最快地为县域医疗机构所用。

 

不久前,GE医疗刚刚携手人民网·人民健康,启动了2022年“健康新征程,关爱走基层”公益活动。据了解,今年的活动重点会更聚焦在县域层面,GE医疗将全力支持“千县工程”的实施与县域医疗的加速发展。

 

“寻求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让人民享有更高级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2030年的建设,是我们时刻在执行的大事。从2011年的春风计划到2021年启动的新征程行动,GE医疗一直支持中国基层医疗发展的脚步向前。而新征程也会一直向前,以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合作去关爱每一个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去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张轶昊表示。

 

“2022年,我们除了坚持在2021年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继续发挥原来的优势项目之外,也会不断地探索新的方式,把新征程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为我们基层医疗的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GE医疗中国副总裁、医学影像业务总经理陈金雷补充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ts@jingzhikang.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骨髓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暨患者关爱项目启动会圆满举行

    骨髓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暨患者关爱项目启动会圆满举

  • 第二届糖尿病诊疗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第二届糖尿病诊疗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 第三届口腔疾病多学科协作诊疗学术论坛

    第三届口腔疾病多学科协作诊疗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