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杨慧霞:2021年母胎医学领域学术进展

字号+ 作者: 杨慧霞 来源:妇产科在线 2022-02-24 我要评论

杨慧霞教授为大家分享2021年母胎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为妇产科广大医务人员送去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及经验分享。

 

 
 
【编者按】2021年我国在母胎医学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很多标志性成果和重大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作为我国母胎医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一直专研本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值此新春来临之际,妇产科在线特别邀请杨慧霞教授为大家分享2021年母胎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为妇产科广大医务人员送去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及经验分享。
 

国际盛会,促进母胎医学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疫情在全球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控制,很多线下会议仍然不能正常进行,但以线上形式进行的学术交流和以往一样,仍然十分活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双胎妊娠大会。国际双胎妊娠大会以往每两年在不同的国家举办,第十七届国际双胎妊娠大会原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北京举办,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推迟到了2021年进行,而且由于同样的原因很多国际专家出行不方便,因此会议改为完全线上进行,参会专家的激情并没有因为会议形式的改变而受到影响。本届大会邀请到了《美国妇产科杂志》主编Roberto Romero教授、《母胎医学及新生儿杂志》主编暨国际妇产科联盟前任秘书长Gian Carlo Di Renzo教授等3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担任讲者,在线上进行了前沿实用、精彩纷呈的讲座。
 
2021国际双胎妊娠大会以双胎妊娠为主题,也对母胎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讲解。例如,Roberto Romero教授在会议中再次强调,很多妊娠所导致的并发症与胎盘形成异常及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过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提出了产科综合征的理念;对产科并发症的防治进展也进行了讲解,包括早发性子痫前期的预测和预防、胎儿发育受限、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等,从发病机制到临床预测、预防、干预等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双胎妊娠方面,从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到复杂性双胎的手术治疗、不同的干预方式以及干预后的远期转归等提供了新的证据。总之,2021年6月份举办的为期三天的2021国际双胎妊娠大会,国内国际学者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和收获,对推动我国胎儿医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指南共识,规范母胎相关疾病诊疗

 

除了国际会议,国内专家也开展了众多学术交流。疫情期间产科工作步伐一点没有减缓,广大的母胎医学同道们除了继续奋斗在临床工作和防疫一线之外,2021年仍然制定了很多专家共识以及指南,包括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围产期抑郁症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母亲常见感染与母乳喂养指导的专家共识、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妊娠期运动专家共识等。这些共识的选题主要针对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虽然循证证据并不太高,但是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以及专家的反复沟通,专家对共识内容达成一致。以上专家共识的制定对于指导临床实践起到重要作用。专家共识一经推出,受到国内广大同行的关注。

 
围产期抑郁症诊治专家共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美国多位著名产科专家以及精神科专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前期稿件撰写或是后期修订讨论,他们给了很多的实用建议。所以,希望将来有更多共同合作的机会,能够为国内同道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更加令人高兴的是,《母胎医学杂志(英文)》创刊两年以来,发展迅速,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关注。2021年杂志组织国内的众多专家完成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并在《母胎医学杂志(英文)》刊发。同时,全球第一部相关指南,即中国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2021)也以英文的形式在《母胎医学杂志(英文)》刊发。这两部指南的刊发,不仅让全球医学同道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同时也让全球医学同道对这类疾病的中国处置方案有所了解。在指南制定过程中严格遵守指南的制定准则,并且邀请了指南制定方法学专家加入,在问题的制定及筛选方面,严格按规范推进。这两部指南一经刊发,国际以及国内同道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临床实践有极大帮助。
 
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进方面,2022年即将要刊发出来的有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由于其涵盖的内容范围较广,将会分为两部分在《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1期和第2期予以刊发。同时,中国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中文版也将在《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1期刊登。另外,目前处于修订中的指南包括早产诊疗指南、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复发性流产晚期催引产指南等。

 

孕期均衡营养,短期与远期获益大

 
发展母胎医学事业,医生责任重大,仍任重而道远。国家提出全生命周期概念,其实很多慢病的发生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对孕妇孕期的血糖进行管控,可减轻高血糖对胎儿宫内以及今后健康的影响。希望借助“十四·五”大课题,将疾病的预防放在前列,减轻不良因素对后代的危害。
 
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地区因营养不均衡引起的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营养过剩导致的过度肥胖问题。目前很多家庭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但妊娠期过度肥胖对胎儿的影响不仅仅是导致胎儿的过度增长,其后代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过度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均显著增加。孕期规范管理,保证胎儿宫内营养均衡,既可以减少因营养过度导致的巨大儿,也可以减少因巨大儿导致的难产以及难产引发的出血、产道裂伤等。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对后代的远期健康也有一定好处。此外,妊娠期用药需要掌握用药指征,特别注意因药物的潜在影响而对后代造成问题。

 

力学笃行,临床科研齐驱并进

 

发展母胎医学事业,医生责任重大,仍任重而道远。新的一年,在母胎医学领域仍然应秉承着临床与科研齐驱并进的理念,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围绕着母胎医学领域重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2021年在产科领域有三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得到立项支持,包括(1)母体内分泌及代谢异常对后代的影响,(2)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预防与干预措施,(3)产后出血防治。希望大家在重点的项目课题中能够产出更多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希望母胎医学研究在2022年有更多的产出和收获。

 
国家提出全生命周期概念,其实很多慢病的发生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对孕妇孕期的血糖进行管控,可减轻高血糖对胎儿宫内以及今后健康的影响。希望借助“十四·五”大课题,将疾病的预防放在前列,减轻不良因素对后代的危害。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地区因营养不均衡引起的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营养过剩导致的过度肥胖问题。
 
目前很多家庭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但妊娠期过度肥胖对胎儿的影响不仅仅是导致胎儿的过度增长,其后代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过度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均显著增加。孕期规范管理,保证胎儿宫内营养均衡,既可以减少因营养过度导致的巨大儿,也可以减少因巨大儿导致的难产以及难产引发的出血、产道裂伤等。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对后代的远期健康也有一定好处。此外,妊娠期用药需要掌握用药指征,需要特别注意因药物的潜在影响对后代造成问题。
 
最后,给国内广大的医学同道带来一个好消息,由国内外100多名专家共同联手打造的《母胎医学》图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母胎医学》是母胎医学领域高质量的专业书刊,希望广大同道可以从此书中收获知识,并得到大家喜爱。当然,在图书的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和不足,希望广大的母胎医学同道给予指出,帮助将来不断改进。

 

 
 
 

杨慧霞 教授

 

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产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兼任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组长;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副会长兼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任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母胎医学专家组专家;国际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DOHaD)学会;《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Maternal Fetal Medicine》杂志共同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电子杂志》等杂志副总编,《AM J Obstet Gynecol》中国区域主编,多次荣获中华医学会及省部级科学进步奖;2021年荣获第九届中华人口奖科学技术奖。

 
 

 

 
 
 
我淘健康打造健康社区生态闭环 
 
我淘健康京智康打造海悦花园健康社区新样板
 
京智康助推“健康社区+健康小屋”数字化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廖秦平:2021年女性生殖道感染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廖秦平:2021年女性生殖道感染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 周应芳:2021年子宫腺肌病诊疗进展

    周应芳:2021年子宫腺肌病诊疗进展

  • 吴青青:2021年妇产超声领域新进展

    吴青青:2021年妇产超声领域新进展

  • 邱录贵:2021年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研究进展汇总

    邱录贵:2021年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研究进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