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招募: 18858102946 客服热线: 400-996-2682
医学论坛

第五届ILD论坛:多学科专家聚焦间质性肺疾病诊治新历程

字号+ 作者:医师报 来源:医师报 2022-04-30 我要评论

在找到真正可以完全阻止ILD的方法前,必须仔细考虑护理目标、临终关怀、症状管理等各个问题。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为推动我国间质性肺疾病(ILD)学科进一步发展,2022年4月23日,第五届ILD创新引领发展论坛在北京、沈阳、郑州、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和广州八个会场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联动召开。会议设有主会场,以及呼吸大咖秀、风湿思想荟两个分会场,邀请来自国内呼吸、风湿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IL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就ILD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五年来,ILD论坛一直致力于促进我国呼吸及风湿等多学科疾病学术交流,分享ILD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诊疗方法。

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尼达尼布(维加特®)中国上市五周年这一里程碑,同时也对五年来尼达尼布帮助数以万计的肺纤维化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以及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持续投入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研发给予了肯定。

 

罗群教授:多措并举,才能破解罕见病ILD领域防治难题

 

主会场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群教授从中国视角,对近年来ILD的诊疗发展做了回顾和展望。

回顾过去五年,ILD疾病认知及诊断发展,从明确诊断流程,提出进行性纤维化表型概念,再到提出专家共识,历经变迁,愈发清晰。多项ILD指南极大推动了诊断流程规范化,CT定量与半定量分析、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逐渐应用;HRCT渐渐成为诊断金标准,其广泛增加了ILA检测,ILA的认识又将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认识提前到亚临床或甚至发病危险阶段。肺功能检查(PFTs)可提供客观检查指标,肺功能参数变化有助于患者病程与结局预测,除早期筛查外,还可用于长期监测。

新型技术也在运用当中,如肺部超声、外周血生物标志物非侵入性筛查ILD、多种无创性监测方法评估ILD患者预后。国际和我国IPF指南共识推荐,尼达尼布为代表的抗纤维化药物已成为IPF治疗的主力军,而后更拓展应用于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尼达尼布是目前唯一具有治疗各种严重度IPF患者适应症的抗纤维化药物!罗群教授还指出,多学科诊疗ILD已被证实是有效诊疗模式,可增加诊断和管理的一致性及可信度。

只有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才能破解罕见病ILD领域防治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而这离不开政、医、企、患四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政府应着力解决ILD患者用药保障;医师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如靶向肠道微生物组是肺部疾病治疗干预的潜力靶点,需进一步研究5-HT及其受体作为抗纤维化治疗的新型疾病靶点;患者社群有望成为推动ILD领域政策制定、科研、制药、社会倡导的中坚力量;制药企业则是按下中国早期临床开发“关键”按钮。

罗群教授总结指出,完善立法、鼓励创新,支持ILD领域药物临床试验,以期最大程度地保障中国ILD患者的治疗并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制药企业和医疗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林进教授:推广和践行MDD,是推动风湿疾病诊疗均质化的关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林进教授带来了《推动我国风湿学科建设,提升诊疗均质化》精彩报告。据林进教授介绍,风湿免疫疾病种类广泛,患者基数庞大,其中结缔组织病(CTD)较为常见,而ILD是CTD常见合并症,更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缔组织病并间质性肺病(CTD-ILD)近年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CTD-ILD诊治面临重重困难。患者多,医师少,仅有不到1/3的医院设立独立风湿免疫专科,“缺医”成风湿免疫科当前最大困境;CTD-ILD诊断和评估复杂,医师若经验不足时常导致误诊、漏诊;庞大的患者群体却对疾病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就诊者治疗不规范,致残率较高;适用药物较少,无全球性治疗指南,患者年均治疗费用更是远高于其他慢性疾病。

面对种种困境,过去数年,在各方努力下,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得以完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诊疗困局。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各医院以人为本,增加床位设置,配备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打好诊疗基础,并加大投入,改善专科及基础设备,提高学科硬件。多家医院开展“一市一科一中心”建设项目,建立“地市级风湿病诊疗区域中心”,借助地市级区域中心辐射作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下沉基层,助力培养县域风湿免疫科医生。科研助力临床,比如,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减缓CTD-ILD患者中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ILD患者的FVC年下降率,有效降低死亡风险。这为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提供了证据支持。

谈到未来,林进教授给出的关键词是多学科讨论(MDD)。早期已有研究证实,MDD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目前,受限于医疗资源和诊治水平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差别巨大、缺乏高水平的实施技术规范和人才保障、缺乏MDD组织开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等现状,风湿免疫科MDD难以充分开展,有待提高。林进教授指出,推广和践行MDD,是推动风湿病诊疗均质化的关键。

蔡英明教授:确诊ILD后,监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中国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肺功能室及呼吸治疗室主任蔡英明教授从呼吸科角度,探究了当今治疗纤维化间质性肺病的实用方法。

从疾病定义而言,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是特别类型的ILD,也是临床新概念,它以进行性病程和重叠的遗传、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为特点。其在高分辨率CT下表现为进行性纤维化,亦有肺功能下降等表现,最终将导致呼吸衰竭、进行性症状恶化和大概率死亡。该类肺疾病可见于多种ILD亚型,如家族性肺纤维化(FPF)、纤维化超敏性肺炎(HP)、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等。

一位65岁女性患者因呼吸困难就诊于感染科,怀疑霉菌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续CT检查示肺纤维化,肺功能检查示肺功能较大受损,治疗后症状未得到缓解,考虑为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蔡英明教授提到,ILD的进展取决于医生判断,为全面了解疾病程度,多方面、多学科的方法至关重要。一旦确诊为ILD,应监测患者的ILD进展情况,高分辨率CT、体格检查等应定期进行。

在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免疫抑制药和抗纤维化药物。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和以尼达尼布为代表的抗纤维化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该疾病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紊乱、肺癌、抑郁症等共病也应引起关注,需及时干预。

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较为丰富。肺康复、氧疗等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非功能恶化,对患者报告结局(PROM)以恰当方式测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肺移植可明显改善患者结局,但存在费用较大,肺源难觅等问题。

蔡英明教授指出,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呼吸系统症状迅速恶化为特征,是一种不可预测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事件,可在疾病过程中随时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高流量氧吸入、无创正压通气等,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可治疗性血浆置换。基于非对照研究,建议使用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抑制,以缓解自身抗体反应。

蔡英明教授最后表示,尼达尼布治疗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表现优秀,治疗中监测疾病临床进程至关重要,要根据病情进展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朱铭来教授: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医疗保障局专家组成员朱铭来教授从罕见病基本医疗保障现状、商业普惠险对罕见病的保障、罕见病的普惠险产品定价分析、完善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建议等四个方面对《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介绍。

罕见病是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我国划定了121种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罕见病一直以来都是国际难题,而罕见病往往意味着巨大经济负担,如ILD使用尼达尼布;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使用拉罗尼酶治疗,费用高达158万/年。我国罕见病患者诊疗和保障面临巨大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近年来,罕见病孤儿药通过谈判陆续纳入《医保目录》,而各地也在多种模式探索寻求高值药可及解决之道,如浙江成立罕见病专项基金,多层次保障已初见成效。

商业普惠险近来发展迅速,其价格较低,保障模式可分为目录内保障、特药保障、目录外保障和其他保障,涵盖不少基本医保以外的保障内容。目前,有20余种普惠险对既往症报销比例不设限制,大大减轻了罕见病患者负担。针对罕见病的专项保障既是普惠险产品的一项亮点,同时也标志着保障罕见病条款的进一步精细化,罕见病补贴在普惠险中也较为常见。

朱铭来教授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建议。应优先保证普惠险项目运营的稳定性、妥善应对医保待遇清单统一、优化普惠险产品有关罕见病的保障责任、提高医保目录外的罕见病药品费用的保障水平。此外,强化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并降低保障成本格外重要,可为下一步完善制度提供条件。

Martin Kolb教授: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治疗新方法


 

风湿思想荟分会场上,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Martin Kolb教授聚焦于CTD领域,介绍了具有进行性表现的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新方法。

ILD是包含许多不同疾病的庞大疾病群体,有超过200种类型,其中以IPF最常见。IPF致肺组织萎缩,以渐进性结痂性病变为生物学特征,其较为罕见,病因不明,好发于老年群体,存活率很低,与最常见的各大癌症相当。若对IPF患者测定肺功能,相关参数将大幅下降。用力肺活量(FVC)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IPF患者FVC每年减少200~300ml,是正常衰老速度的10倍之多。

尼达尼布靶向抑制纤维化形成,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生存,且安全性良好,副作用较少且轻微,以腹泻较为常见,但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 

Martin Kolb教授表示,不同ILD治疗策略有所差异。若患者因接触过敏原引起的ILD,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免疫抑制剂;若罹患IPF,应使用抗纤维化药物而非抗炎药;若患有结缔组织病,应使用免疫抑制剂。

间质性肺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ILD等,尚无RCT研究证实其治疗方式,既往治疗是经验性治疗。

托珠单抗可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相关ILD。尼达尼布展示出延缓肺功能下降的效果。

 INBUILD临床试验研究了尼达尼布在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疗效。无论何种原发病,这种表型的患者肺功能下降与IPF患者相似。但相较于安慰剂组,使用尼达尼布可以显著减缓患者的FVC下降速率。尽管如此,没有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目前的药物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使用时应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其过高期待。

药物固然重要,它们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并有望延长寿命,但治疗不限于此。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症并不罕见,医师要加强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教育。在找到真正可以完全阻止ILD的方法前,必须仔细考虑护理目标、临终关怀、症状管理等各个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第四届积水潭检验医学论坛成功举办

    第四届积水潭检验医学论坛成功举办

  • 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盛大召开

    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盛大召开

  • 第三届诺华肿瘤肺癌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第三届诺华肿瘤肺癌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 第八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淋巴瘤精准治疗

    第八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淋巴瘤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