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互联网医疗模式及其对健康险发展的启示》

字号+ 作者: 刘倩、严琪等 来源:中国保险学会 2021-10-12 我要评论

当前,互联网医疗将加速发展,传统线下医院与线上结合,向“线上+线下”“医+药+险”一体化闭环转变。

 

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行业,自诞生以来发展道路曲折。经历了C端流量聚集、资本活跃拉升的时代,在政策监管下市场快速冷却后转向B端服务,直到2016年互联网医院被定义,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了全面复苏,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都在鼓励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在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互联网医疗服务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在全面提供在线咨询问诊、分级诊疗缓解医院压力、避免线下问诊产生交叉感染、心理咨询及焦虑缓解、疫情信息更新和医疗卫生知识科普等方面功不可没,发挥了“第二战场”作用。当前,互联网医疗将加速发展,传统线下医院与线上结合,向“线上+线下”“医+药+险”一体化闭环转变。本文分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模式及市场情况,探讨互联网医疗与保险的结合模式,提出保险公司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建议。

一、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医院

为了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区分并对后续业务模式建议作出清晰界定,本文在梳理了“互联网+医疗”业务模式后,对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的概念进行区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核心是通过运营形成流量入口和搭建服务通道,其服务范围更广,如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平台应属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是对院内服务的延伸,主要是将部分院内服务线上化,其服务内容限制性更多,范围相对较窄,大多以××医院互联网医院作为主要名称,二者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二、互联网医疗行业政策回顾

医疗健康行业关乎国民身体健康,具有强监管的特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新业态涌现,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政策的出台,为互联网和数字化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指明了方向,但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身兼“医疗卫生”和“互联网新兴技术”两大属性,其政策并非一直是利好,大致经历了鼓励→禁止→鼓励的政策变化。近年来,国家密集发布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包括综合性政策及针对某一细分领域(如面向医保支付和互联网诊疗定价、远程医疗、处方流转等)的实施细则,优化了“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地的政策环境。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互联网医疗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总体来说,政策在确保患者数据安全、诊疗行为合法等前提下仍以鼓励为主。

三、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解析

目前参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服务的公司众多,本文分别对阿里互联网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平安好医生、微医互联网医院、好大夫、广东省二院网络医院等模式进行调研,整理出五大类可借鉴的服务模式(见表3)。五大类模式的盈利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toC,面向大众的互联网医疗、医药服务等;二是toB,主要是通过打包服务向B端销售或者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向B端(如保险、银行等具有广大客户群的公司)收取系统建设费等;三是toG,通过与政府合作搭建区域平台,采取利润分成、医保支付或收取技术服务费等方式。

 

(一)“互联网+医院”模式:挂号费+诊疗费

 

互联网医院是实体医院的线上模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 年 7 月印发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必须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线下支撑,互联网医院所能开展的科室设置和诊疗科目不得超出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科目范围。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慢性病和常见病复诊,可以开具电子处方,但不能提供首诊。 

 

互联网医院目前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医疗机构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仅使用在本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可以申请将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另一类是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与医院合作设立互联网医院:一般是互联网平台主导,与线下某一实体医院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申请互联网医院,使用在本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应当申请将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这类医院主要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载体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的意义在于方便患者、分散流量、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公平分配。对于医院来说,通过互联网手段将慢病和轻症患者的需求高效解决,降低了线下实体医院的诊疗流量压力。对于患者来说,互联网诊疗方式大大节约了自身的时间,就医体验得以提升。目前整个市场以第一类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主流,其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依托实体机构,完成备案,且同时要对接省级监管平台,医保主要支付也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医院。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建成294家互联网医院。仅2019年1~11月,我国已建成148家互联网医院,是2014—2018年互联网医院建设数量的总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互联网医院也进入加速建设期。

 

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来源目前主要是远程诊疗服务的挂号费和诊疗费,根据相关政策,目前各地陆续出台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标准。以北京为例,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收费:一是针对复诊患者按次咨询,收费按照相应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标准执行;二是复诊药品费等。但从已建成且实现正常运营的互联网医院的经营状态、盈利情况来看,互联网医院盈利模式尚不成熟,大多还处于力争占领市场并持续探索的状态。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大部分医院对复诊患者有严格的限制,患者在本院首诊后,才能选择在该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问诊;二是互联网医院医保支付制度还有待完善,线上服务中医保可支付项目较少,准入难度大,且监管还不够完善。

 

(二)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模式

 

互联网医疗经历的政策变化和市场波动较大,以聚C端流量模式为主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一度受资本追捧,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C端用户的流量积累期,该阶段的互联网企业往往面向C端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咨询问诊、移动支付等不涉及具体诊疗的周边移动医疗服务。该阶段的互联网企业变现能力较差,尚未与B端客户建立充分的联系,政策监管较弱,催生以百度流量分发,以民营医院、医药企业广告模式为主的互联网医疗信息服务时代,主要代表平台为寻医问药网、挂号网(现微医平台)等。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C端细分领域的模式以及利用积累的流量吸引B端用户大量接入,C端细分领域方面主要是从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切入;B端服务方面主要向保险、银行、企业等B端客户提供整合的各类服务,细分领域主要代表平台有微糖、掌上糖医(现智云健康),B端服务的典型代表有微医、平安好医生等。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阶段,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在政策监管下,逐步考虑与医院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平台,逐步将线上服务合规化。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盈利来源和服务内容较互联网医院更广,从盈利来源来看,早期互联网医疗平台大部分通过广告变现,但自魏则西事件发生以来,以民营医院广告为主的互联网模式屡遭诟病,目前虽没有全面禁止,但其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已经相对减弱。目前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B端客户购买服务、广告、保险打包服务等。以平安好医生平台收入结构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平安好医生年报披露,其目前主要有四类业务收入来源(见图2)。

 

一是家庭医生服务,即在线医疗服务,主要提供在线咨询等服务。图3数据显示,2015—2017年,家庭医生业务基本依赖平安集团购买,很少有C端收入(2018—2019年此项数据不再披露细项)。但年报显示,2018年包括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等在内的关联方在平安好医生平台消费了12.84亿元,2019年达22.48亿元,占平安好医生平台总收入的44%(见图3)。

 

二是消费型医疗:本质是体检卡、基因检测、医美等服务产品的经销,此项业务主要依靠平安集团采购,以及平安系保险代理人的协助销售。

 

三是健康商城:本质是泛品类电商(包括健康产品、OTC药品、生活用品等),分为自营、平台抽佣、企业采购三种模式,2017—2019年健康商城的收入占比大幅上涨,贡献了将近50%的收入,但财报显示健康商城的2018年毛利率仅为10.8%,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4%,电商业务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

 

四是健康管理与互动:本质是流量广告业务,毛利率高且稳定,增长潜力有限。平安好医生通过健康头条、“步步夺金”等功能提高活跃度和点击量,进而获得流量收入。

 

2019年平安好医生实现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2%;亏损7.47亿元,同比减少1.67亿元。平安好医生是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市第一股,抛开资本层面的因素,从其2019年的收入表现来看,虽然收入在增长,且亏损收窄,但其仍面临较大的亏损,且对平安集团的依赖程度较强。其2019年下半年推出私家医生服务,例如与北大方正人寿、珠江人寿和民生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美国惠氏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企业客户提供私人医生服务。其核心模式还是通过B端采购服务实现盈利。因此从商业模式来看,互联网医疗平台现阶段的发展主要以B端服务为主。

 

(三)医药电商平台模式:以医促药,电商为主

 

以医药电商为主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也经历了较为波折的发展期,医药电商政策有多轮反复,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比较确定的:“互联网+”是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机会所在。医药电商未来将与实体机构结合,共同完成医疗服务闭环。

 

医药电商模式目前主要有B2C、B2B、O2O模式,B2B医药电商平台主要为机构服务,其盈利能力强,在医药电商市场所占份额较高;B2C和O2O主要针对C端客户服务,二者主要依靠“以医促药”模式提供整合式服务,目前逐步形成了以阿里健康等为代表的平台型B2C模式、壹药网等自营型B2C模式,以及以叮当快药为代表的自营O2O服务模式。

 

1. 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为主的“医药+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平台的出发点是为医药电商作铺垫,以京东健康为例,患者咨询大多为了购买处方药,需要上传处方,平台医生抢单后核实患者用药情况,开具处方,患者可以在京东健康平台上通过相对优惠的价格购买药品。

 

医药电商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药品销售,对阿里健康数据进行分析,阿里健康电商平台主要有以下三个盈利来源。

 

(1)佣金收入。向卖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2)广告营销收入。为卖家提供提高产品曝光的营销工具,包括定价广告、竞价广告、展示计划等,从而获得广告收入。

 

(3)自营产品销售差价。自营的健康产品平台可直接赚取销售差价(主要以阿里健康的大药房收入为主)。

 

对阿里健康2018财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18年阿里健康收入为24.43亿元,同比增长414.2%,毛利为6.53亿元,同比增长248.7%,毛利率为26.7%。从主要业务的收入数据来看,阿里健康88%的收入来自线上自营店(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海外旗舰店和阿里健康旗舰店),其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1500万人(主要为B2C业务收入);7%的收入来自天猫医药馆的服务费,商品交易总额(GMV)以天猫医药馆为主(2017年为400亿元)。

 

2. 以叮当快药为主的线上咨询合作模式

 

叮当快药在业务开始之初就尝试与春雨等平台合作,一方面实现客户导流,另一方面也提供完整的从客户医疗咨询到用药的服务,叮当线下智慧药房为用户提供智能机器人健康监测、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互联网共享中医、慢病管理等多场景服务。

 

我们认为未来,在线医疗服务,尤其是咨询类服务会成为医药电商的标配,依托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院承接处方药的以电子处方流转为主的医药电商模式会成为主流。

 

(四)远程医疗平台模式

 

远程医疗指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以双向传送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为手段,最终实现不受空间限制的远距离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医学专家通过信息技术跨越地域、时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远程医疗可以促进区域资源共享,是实现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的一种重要手段。远程医疗技术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和以家庭病床为目的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

 

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是国家分级诊疗体系重要的一环,也是较早纳入医保支付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诊疗手段。其服务模式大多是以区域一家龙头医院为核心,搭建远程服务系统,主导方大多为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主要提供远程服务系统、视频设备等,商业模式清晰。

 

(五)医疗 IT 厂商模式:技术输出+平台分成

 

医疗 IT 厂商在互联网医院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技术提供方。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自建模式、共建模式和平台模式。三种模式中,医疗IT厂商在其中承担的角色和商业模式存在差别。

 

建设及维护费:在自建模式和平台模式下,主导建设的医院或政府卫健部门是医疗IT厂商的直接客户。医疗IT 厂商为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收取互联网医院IT 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

运营收入分成:在共建模式下,医疗IT厂商同样提供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技术支持,但不同的是,医院和卫健部门不再以一次性的方式支付平台建设费,而是允许医疗IT厂商参与后续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再将运营收入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四、互联网医疗与保险

结合案例研究

互联网医疗从一开始直接面向C端的商业模式存在极大的困难,例如存在C端客户推广及运营成本高、用户较分散、定价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各大公司纷纷转向B端服务,采用团体买单、最终触达C端客户的B2B2C模式,这种模式不但能通过机构触达C端客户,降低推广成本,还可以根据机构群体客户的共性需求定制产品,同时也可以与机构合作创新多种服务模式,B2B2C模式的典型实现路径有以下两种。

 

一种路径是渠道合作:针对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拥有大量客户、大量员工的企业,通过打包各类医疗健康服务,为企业客户、员工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在众多企业客户中,保险公司因为与医疗健康服务的天然结合,且客户量大,备受互联网医疗公司青睐。互联网医疗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采购服务,以增值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作为渠道营销、保险产品推广的一种手段,其中就医绿色通道等稀缺服务是其核心竞争力。在上述平安好医生的商业模式中,在线医疗服务几乎全部收入都来自平安集团其他公司的采购。

 

另一种路径是产品创新:这种模式主要对商业保险机构,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如智能血压计、血糖仪等),开发特定健康保险产品,将医疗服务尤其是健康管理服务与保险产品深度结合,以期通过健康管理控制保险费用。

 

(一)渠道合作模式(toB打包服务销售)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其在线诊疗业务通过移动APP平台,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疗系统协助公司自有医疗团队及外部医生,向用户提供在线咨询、转诊及挂号、住院安排及二次诊疗意见等服务。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用户还可进行线上购药。

 

平安好医生的在线诊疗业务主要向个人、企业和保险公司提供健康会员计划等增值服务,并进行收费,主要渠道为APP和第三方插件,盈利来源包括以下两种。(1)固定费用。第三方插件在平安金管家APP中,主要针对平安寿险客户,平安寿险公司每年与平安好医生签订固定费用合同。(2)按投保人数收费。对应的是平安健康险的安康、安享的增值服务组合及平安寿险的“就医360”,平安好医生按照投保人数收取服务费(按每年每人收取固定费用)。

 

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疗团队,招募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医生全职进行服务,这保证了问诊的质量,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疗团队人数已达1409人。再加上其自主研发的AI辅助医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依托这两项核心优势,平安好医生整合资源,推出从预防、干预到康复的全健康周期服务,打通医、药服务流通,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满足了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为3.15亿人,日咨询量72.9万次,期末月活跃用户数(MAU)达6690万人。与保险相结合使平安好医生获得大量客户,反过来,个性化健康服务又可以增强客户的服务体验,增加客户黏性,反哺保险业务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业务协同效果显著。

 

(二)产品开发模式(“互联网慢病管理+保险”模式)

 

目前市场上“互联网医疗+保险”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且销售情况远不达预期,主要包含两类产品。

 

1. 互联网医院门诊险

 

2017年众安在线保险公司联合微医平台开发国内首款责任医疗组织(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ACO)产品——“家庭守护”互联网医院门诊险。投保用户可以享受全天时、个性化的专属责任医生服务,覆盖10大专科、100余个亚专科的在线门诊和药品服务,而且线上门诊可纳入商业保险直接结算。

 

2. 慢性疾病管理相关险种

 

(1)糖尿病管理:2015年众安在线保险公司、腾讯公司、丁香园公司联合推出“糖小贝”计划,专门针对糖尿病患者,其核心为一款糖尿病并发症保险,投保者为未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用户通过腾讯大夫血糖仪检测血糖并将数据同步至微信,形成系统报告,一旦血糖出现异常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平台上的丁香园专业团队就会及时电话跟进,追踪用户档案,对用户的看诊、用药、护理等提供指导,用户也可以随时向丁香园专业团队电话咨询。同时,“糖小贝”采用保额激励模式,用户测量的血糖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获取一定数额的保额,以此培养用户的自我管理意识。

 

(2)乳腺癌管理:友邦保险公司联合微医平台、镁信健康公司共同推出 “守护丽人医疗保险”,投保用户通过填写问卷可评估乳腺癌风险,并可在线咨询乳腺癌风险问题,确诊后可享有就医服务(包含门诊预约、二次诊疗及住院安排)、用药服务(靶向药院内报销,院外认可药店直付和送药上门)、心理辅导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从预防—就医—用药—康复的全流程闭环服务。

 

互联网医疗保险的优点在于保费较低,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互联网医院门诊险受在线诊疗的适用范围和用户认可度的影响较大。目前在线诊疗服务也只限于常见病的在线轻问诊以及某些慢性病的复诊,使用场景有限。再加上目前互联网诊疗并不成熟,在线诊疗整体使用率不高,导致互联网医院门诊险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二是疾病管理险对目标人群的健康管理确实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险种客群较窄,如“糖小贝”只针对糖尿病患者,“守护丽人”只针对女性客户,因此互联网医疗保险产品还有待挖掘。

五、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健康中国

战略”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市场

发展趋势

(一)新冠肺炎疫情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行业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体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积极推动在线医疗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量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1月30日至2月19日,好大夫平台每日累计访问量达12万人次,微医约10万人次,平安好医生平台达11.1亿人次,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疫情发生前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次。易观千帆监测数据显示,2020 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 日活量最高峰达到了 671.2 万人,最大涨幅接近 160 万人,同比增长 31.3%。

 

我们认为疫情加速了需求端的培育。一是本次疫情期间,消费者对互联网医疗认知度快速提升,互联网医疗使用频次大幅增加;用户的问诊习惯、行业的业态模式逐步丰富。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公司有望在这一期间获得优质流量。二是疫情防控为在线医疗带来了发展机遇,轻问诊短期有望加速;随着医保对接的推进,慢性病和常见病线上复诊有望迎来较大替代空间。

 

总之,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疫情的发生有助于大众线上医疗健康咨询习惯的形成,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的快速迭代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及远程诊疗的重视,行业发展政策不断加码,利好不断,将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互联网医疗技术发展将满足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变化

 

1. 老龄化及现代生活方式致疾病谱变化,诊疗需求呈现个性化 

 

2000—2018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同期,老龄人口占比从10.2%上升至17.9%,提升幅度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29亿人,占比达23.6%。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慢性病的患病比例居高不下,2016年中国癌症、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0.3%、5.1%和18%,预期到2026年上述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0.6%、14.1%和27.6%(见图6),发病率或出现翻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慢性疾病治疗中,除临床诊疗服务外,患者更需要连续、常态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相关指标监测、慢病用药的购买和配送、定期诊疗安排等。个性化用药和慢病综合管理将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治疗领域,药物适应证与疾病往往存在交叉覆盖,如多数药物可同时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则需要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差异化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指标检测和患者教育等。 

 

2.以患者为中心,医疗健康旅程从传统的治疗“医”,向前延伸至诊前“健”和诊后“养”的环节。

 

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当前“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已演化出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药电商、互联网医保、线上公共医疗服务等主要商业模式和细分业态,从早期的以“单一产品/服务”切入市场,发展到逐步围绕“以消费者/患者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据各自的核心优势纵向或横向延伸,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诊前:消费者/患者利用各类医学工具、社交平台,获取疾病、健康知识;利用高科技、智能医疗器械,通过收集健康体征数据、监测监控状况、分析健康数据,实现自我诊疗与健康管理。

 

诊中:全流程线上诊疗(问诊→导诊→挂号→诊疗→处方);利用互联网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购药。

 

诊后:基于互联网医院的诊后随访、线上复诊及续方购药、慢病管理;体征数据监测及医生实施监控;社区康复及家庭医生管理等。

 

3. 未来消费主力数字化特征更加显著,医疗入口也将呈现数字化发展

 

不同于年长者,“千禧一代”和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群体的数字化基因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医疗行为。人们已经开始利用高科技可穿戴设备追踪健康状况、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资料收集等。预计到2030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将占总人口的30%。这一人群同时还将深深影响其他年龄人群的消费决策:其祖辈/父辈(60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24%)、其子女(占总人口的9%)。因此,预计将有约60%的人口会带有数字化基因。拥有强大数字化基因的消费者,在医疗行为和路径中,将更多地选择在线诊疗入口和购药渠道。

 

(三)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健康险风控机构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健康医疗保险业务在中国渗透率低,主要是因为中国以社会保险发展为主,公立医院与商业保险间的天然“隔阂”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医疗数据作为支撑,在产品精算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大多数健康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我们认为健康险发展可以依托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从反欺诈、控费及设计产品等方面切入,切实解决行业痛点,获得新的业务模式。

 

未来健康保险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数据联动能力,打通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管理—线下诊疗—药品销售配送—疾病后续治疗管理整个闭环,通过彼此的协同效应减少健康管理—诊断医疗之间的隔阂,最终形成最优的健康险风控模型,以医疗支付方角色实现获客与医疗理赔控费的双重效果。

六、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医疗

健康服务及“互联网医疗+保险”

的建议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发展建议

 

1. 服务平台打造

 

目前健康管理与保险相结合主要还是以打包销售给保险业务渠道的方式为主,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首要客户群体是全国的保险客户,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开展线上医疗健康服务。重点做好连接资源、展示产品、沉淀数据三大核心工作,通过运营形成流量入口和搭建服务通道。

 

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通过提高资源效率、集中客户资源,为保险主业赋能。围绕客户及保险主业,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与线上药物销售平台,将医院、医疗健康服务资源产品化,通过资源、服务、数据的互相驱动,提升保险公司自身的服务能力。

 

2.“保险+医疗”深度融合模式

 

以健康数据为依托,以保险支付为杠杆,线上线下相结合,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服务相结合,打造半封闭的管理式医疗服务模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协同健康保险产品开发(提供健康保险产品中20%的健康管理服务),在销售健康保险产品时,打包健康管理服务,一同实现销售;二是与团体险结合,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为B端客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慢病人群等)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打造“线上的管理式医疗服务”,探索合理控费的模式。

 

3.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保险公司要建设与平台相配套的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加大引进和培养医疗、运营、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力度,以保证平台的持续运营。

 

(二)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

 

1.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

 

互联网医疗业务量的拓展多受制于流量黏性、政策壁垒、支付端瓶颈,目前尚未形成一种经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虽然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仍需防范政策性风险。

 

2. 健康数据安全性带来的行业监管风险

 

随着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尤其是医疗健康数据的“隐私”特性,人们在选择线上服务时会比较谨慎,随着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不断普及,政府必然会加强监管政策,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监管“一刀切”的情况,因此在数据管理规范、数据分析使用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3. 低频需求、资源垄断、竞争激烈环境下的运营风险

 

一是由于医疗服务整体而言属于低频需求,加之互联网服务的强运营属性,需要通过加强运营、增加服务内容及服务频次的方式与客户产生良性互动,进而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二是由于医疗资源具有强垄断特性,且各大医院和各级卫健部门都在主导建立互联网医院平台,因此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医院的合作关系,而非竞争的关系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三是除了来自公立医院的压力,目前市场上各类平台型、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众多,互联网医疗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通过特色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吸引并留住客户,将是未来互联网医疗运营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长处方管理规范》对互联网医疗的5大利好

    《长处方管理规范》对互联网医疗的5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