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医者不能自医?医生的心理健康,谁来关注

字号+ 作者: 吴麟杰 刘辰 来源:普外时间 2021-11-24 我要评论

医生不是超人,不是从天而降拯救病患的神仙,他们最基本属性是一个社会人。实际上,医务人员队伍里存在着远超我们想象的抑郁和倦怠现象。

HBSN 主编导读


医生的存在就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包括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以及疾病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和挫折。医生被教育和鼓励去减轻病人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使得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疾病、更坦然地面对疾病,在医学治疗后,不仅得到身体上的康复,在心理上也能有良好的调理。

 

无论是公众还是医务人员,都认同「解除或减轻病患的身心痛苦是医生的职责」,并以此来要求和自我要求。但是,医生是身心压力均很大的职业之一,他们从事的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日常工作中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而医务人员并非绝缘于这个社会之外,从微观上看,普通人的痛苦和烦恼,如工资待遇、考核晋升,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家庭矛盾等等,他们也都要一一面对。医务人员也是吃五谷杂粮,身体也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中不少人也有自己的病痛。从宏观上看,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让人眼花缭乱,并带来很多具冲击感的变迁和动荡,这些都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震荡。这些因素给医务人员的心理冲击也是明确的。所以,医务人员承受着职业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医生不是超人,不是从天而降拯救病患的神仙,他们最基本属性是一个社会人。实际上,医务人员队伍里存在着远超我们想象的抑郁和倦怠现象。近年来,国际上对于医务人员的抑郁和职业倦怠问题有了比较热烈的讨论,但国内还鲜有关注。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我们觉得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医务人员在给病患解除病痛、减轻精神压力之外,也需要注意调节和治疗自身的压力和抑郁问题,使得自身能在足够健康的状态下工作;其二,只有当给病人治病的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处于良好水平,才有可能更好地为病患服务。当自己心情极其低落、非常烦躁、出现抑郁的情况下,是很难耐心、细致地位为患者看好病的。

 

是时候关注医务人员尤其是中国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了!这是一个重要但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对此进行有益的讨论,并且做出认真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也呼吁卫生主管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措施。

 

自从 1991 年尼迫尔提交了第一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报告以来,每年的 10 月 10 日被规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至今年正好是 30 周年纪念,藉此之际,HBSN 杂志专门邀请了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的 Kelvin Lin Chieh Ng 教授和北京和睦家医院心理学家刘辰博士共同撰写了一篇有关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文章,英文原文登在最新一期的 HBSN 杂志上,现将中文翻译件刊登在丁香园的相关栏目上,请广大读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你永远不会独行:

医疗专业人员的职业倦怠与抑郁

吴麟杰 教授   刘辰 博士

 

引言
流行病有三波浪潮:感染和死亡,社会经济的重创,以及疫情对公众心理的冲击。COVID-19 的全球性大流行已造就 2 亿余感染者,各种经济和社会的紧张形势也见诸报导,同时,研究发现,在流行病爆发及之后的一段时期,群众和医疗专业人员都面临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健康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我们过去只关注生物模型,视健康为身体的正常功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后期认识到健康应与幸福联系起来,并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同等与不平等
 
2010 年,包括物质滥用在内的精神问题占全球疾病负担的 10.4% [1]。2011 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精神疾病的「隐藏成本」(1.7 万亿美元)远高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尽管精神障碍比慢性病(如糖尿病)占用更高的经济成本,然而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程度却与其他专科差距甚大。尽管社会认为心理健康对生活和福祉非常重要,但在治疗方面,我们仍侧重于解决躯体而非精神问题。
 
 
抑郁症:医疗工作者不能免疫
 
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有超过  2.64 亿人受其影响,相当于世界人口的 3.4% [3]。多项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抑郁症患病率为 15~30%,即使在职业生涯的成熟期,他们也不能免于患病 [4]
 
实际上,医生不仅不能对抑郁症免疫,正是医生的某些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罹患抑郁症。作为医生,我们面临工作、行政、教学、科研的多重压力。睡眠剥夺、牺牲饭点和如厕时间,即使在家里,也时常忧心工作的事情。年轻医生要忍受跑腿和杂活、随叫随到、各种考核、经常值班,寄希望于成为专家后生活会更好。有的专家反过来羡慕年轻的自由:比如具有特定手术技术的人,抱怨自己成了专业知识和效率的奴隶。
 
 
专业精神和完美主义
 
行医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而且还要遵从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专业精神。网络舆论会因为医生的道德瑕疵或犯罪行为迅速发酵,如果始作俑者是工程师或建筑师,似乎不会受到这种隆重的待遇。
 
除了法律、道德规范和专业精神,我们更受到自己内心的约束。很多医生都具备一些品性:比如高标准和充满动力,他们不断自我提升、挑战极限...... 这些品质驱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专家。不幸的是,事实证明,完美主义、自我苛求等等这些在医生常有的性格特点,会增加个人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5]。我们从医是为了帮助他人和挽救生命,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面临死亡和无能为力。面对这样的「失败」时,那些我们所珍视的品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我怀疑甚至过度自责,我们甚至无法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和不可控的外力,这种倾向对个人的自尊和价值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医者自医之?医者不自医
 
自己治疗自己总是存在风险的。首要的原因是,人很难清楚认识困扰自身的问题。就像我们在治疗家人亲友时无法完全客观:要么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周全考虑鉴别诊断,要么无法保持职业和亲情间的界限。很多时候,我们忽视各种迹象和症状,用理由和数字敷衍自己,希望问题赶紧自行消失,结果却拖到为时已晚。
 
即便我们下定决心不再拖延,我们也很少为自己的病况寻求规范的评估和治疗,尤其是涉及个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好几次我的同行医生们在走道和电梯里代他们的「朋友或病人」向我咨询关于抑郁量表和药物治疗的问题,也有发微信或  WhatsApp 的,他们实际上可能是在为自己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我们避免向同事暴露自己的弱点,尝试为自己治疗,希望情况获得改善。也许我们可以用某种办法解决咳嗽感冒这样的小问题,但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障碍的治疗并不是那么简单直接,疾病会削弱一个人的判断力、行动力和自制力,而自我治疗有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社会污名化,医疗专业人员的偏见,还有自我歧视
 
世卫组织将污名定义为「一种羞耻或负面的印象,导致个人被拒绝、歧视和被社会诸多领域排斥」。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与之相关的污名依然非常严重,我们知道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性歧视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医生可能通过一些方面表现出对精神疾病的拒斥:他们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史不感兴趣,对治疗持悲观态度,对诊断和相关信息交流不足,或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安排和康复计划上存在结构性的偏见 [6]
 
这种与精神问题相关的耻感也影响了医疗专业人员在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的意愿,因为他们害怕被认为能力不足、效率低下、不可靠甚至不安全,因此拖延和隐藏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7]。来自外部原因的担忧,比如医院或者卫生管理机构可能会(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假设)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医生产生偏见,影响他们的职业机会和发展,即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对执业能力造成损害。
 
也许更具破坏性的是医疗工作者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偏见。「自我污名化」涉及在情感上或认知上吸收关于自我的负面信念,感到羞耻,自我认同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从而疏远他人、对自己亦感到无能为力 [8]。指出我们可能有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对一位同行,还是对我们自己来说,都会担忧造成尴尬、不适和伤害。这种自我污名剥夺了我们寻求专业帮助的机会,也剥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可能。
 
 
结论:恃才而骄,因智生悲
 
「不为知识而骄傲,但因智慧而谦卑」是我第一次踏入医学院就学到的校训。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作为医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学术的进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然而,当我写下这些结束语时,在更广泛的语境下,我再次想起了母校的座右铭。我们有多少次建议、鼓励甚至告诫我们的患者要照顾好自己,吃好睡好,休息好,告诉他们生病时要善待自己;而当谈到自己时,我们却忽略这些?我们拥有知识和临床技能,但正是我们的骄傲使我们无法遵循自己的建议。或许我们都需要学会谦虚,首先看到我们作为个人,在身体和心理上,拥有人性的弱点和患病的脆弱;然后我们再专注于知识技能,最终获得帮助自己和别人的大智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