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字号+ 作者:健康报 来源:健康报 2021-08-11 我要评论

上海市提出构建有关部门、社会、家庭、个人协同共建,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周期,能有效支撑公众自主管理心理健康的新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2020年6月,上海市提出构建有关部门、社会、家庭、个人协同共建,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周期,能有效支撑公众自主管理心理健康的新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晖致医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健康精英汇——打造精神医学高地精英研讨会”第二场在线上召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再次走进直播间,就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络建设、互联网医疗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思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

处长黄欣:

精神卫生服务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中,可以说是弱项中的弱项,短板中的短板。这些年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能力和人才供给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老旧,技术水平与其他专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现象依然存在。

 

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着力点是要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这在去年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的意见》里面给出了初步答案。

 

现在全国有部分县、市仍没有精神专科服务。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出,原则上,每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设置1所精神专科医院或者依托综合医院设置精神专科和病房;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精神科病房;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精神心理门诊;加强县(区)级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填补部分县(区)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空白;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我国计划到2025年培养一批新的精神科医师,让精神科医师的数量达到5.6万名,每10万人有4名精神科医师。另外,要对现有的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还要通过对现有其他专科医师加注职业资格的方式,赋予他们从事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的资格。

 

扩大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供给,除了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和人才队伍不足以外,还要提升核心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实现规范化诊疗,狠抓医疗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从调查来看,精神和心理相关疾病患者满意度在逐年提升,但是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不明显。未来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时,要充分考虑精神科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向精神科一线医务人员适度倾斜,为精神科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缓解医务人员压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建设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党委书记谢斌:

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巨大,但其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和管理能力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需求最大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存在管理缺失问题:服务定位不清,管理部门未明,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不健全。

 

二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比如大学本科没有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专业设计,“临床心理学”这个专业也是近几年在个别院校刚刚开展起来。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三是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各种各样的收费培训项目非常多,但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供应却是不足的。

 

四是心理健康服务的职业激励不足。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缺乏职业保障,社会形象模糊。

 

要规范心理健康服务,关键是规范两种服务形态,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需要从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以及经费保障几个方面入手。

 

2017年《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明确要求逐步将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管理体系中。2018年,国家10个部门启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以及专业的教育背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这个专业先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然后要有一个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从本科开始,到研究生,再到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相关人员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后,还要完成专业的实习实践,取得从业资格。并且,还要加强对执业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持续改善服务质量。

 

上海已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些探索,主要思路一是建章立制,通过修订地方规范、制定中长期规划以及管理办法、技术标准等,将心理咨询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服务纳入规范化的专业技术服务范畴,完成了对专业人员从规范化培训到实习考核、注册登记、从业监管的一整套管理制度设计,目前正有序推进落实。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通过行业协会开展自律管理,并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关注和投入心理健康服务。三是在总结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使该领域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服务规范,有三点建议:

 

第一,专家、专业团体要跟相关部门合作,推进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尤其是要将心理咨询纳入专业技术的职业资格目录中,为其在全国开展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奠定政策基础。

 

第二,专业机构间要通力合作,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包括培训考核的大纲和教程等,同时建立教学培训队伍和业务实践的基地。一旦在立法或政策上取得突破,便能及时落地实施。

 

第三,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持续提升职业胜任力,共同维护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完善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和服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党委副书记蔡军:

无论是精神疾病还是心理行为问题,整体患病率是比较高的,严重精神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也比较重。

 

上海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在全国算是比较好的,实际开放床位近1.6万张,但是上海目前的常住人口是2400多万,相对人口来说,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还是匮乏的。由于90%的患者在社区生活,所以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患者有肇事行为,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疾病,没有接受相应的规范治疗。

 

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把社区列入精神康复体系中,主要是希望在社区形成一个比较合理、专业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能够在社区开展包括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康复和管理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筛查等。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有精神专业人才服务社区,另一方面需要落实健康管理的社区责任,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上海大约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200多个街道建立了社区康复机构,为社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场所和康复服务。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不是仅仅依靠医疗卫生部门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包括民政等部门的措施配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张覆盖上海“市—区/县—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初具雏形。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誉为“上海模式”。近年来,上海全部16个区就职业康复、社工服务与创新社会管理、药物可及等精神卫生难点、重点问题分头突破,依托“上海健康云”等形式形成了升级版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络体系。

 

“上海健康云”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的新机制,基于上海健康信息网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构建新型医防融合的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已经实现和国家精防网的互联互通,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依托这个平台,社区医生可以实现无纸化的疾病报告、综合风险评估、免费发药和患者随访。希望这个网络可以慢慢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在已经建立起的华东地区社区精神卫生联盟成员中推广。

 

近年来,上海探索将社区中的患者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几个风险等级来分类管理,不同颜色对应的管理要求不同。从最近一两年上海发生的肇事案例来看,大部分都发生在管理级别为红色和橙色的患者中,这证明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是较为科学的。

 

并不是所有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够完全回归社会,有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未来,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社区的养护机构,为慢性衰退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让他们长期占用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

 

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从事相关工作;推动社区法制化建设,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人性化服务,保护患者隐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让更多人投入社区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服务中。

 

 

让互联网更好助力精神疾病诊疗服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副院长王振:

互联网医疗会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指在网上看病,还包括所有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的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和远程医疗等。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扩展。互联网医疗在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供给不平衡和庞大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方面,大有助益。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支持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共同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来开展远程医疗以及健康咨询等服务。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打通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通道,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支付。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之后,医疗机构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经有900家互联网医院。

 

与此同时,公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明显提高,接受服务量从2016年开始大幅增长。到2020年,互联网医疗的用户已达6.35亿人次。有第三方的机构对2020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做了一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网民当中,近75%的人在疫情期间体验过互联网医疗服务。

 

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甚至是终身维持治疗,这就对复诊的要求比较高。精神科疾病的诊疗一般不依赖很多仪器设备,因此特别适合应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此外,这种就诊方式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病耻感。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为精神卫生的互联网服务赋能,我们的服务模式也要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把线下和线上的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今年成立了“智慧心理评估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比如通过心理咨询机器人完成最简单的智能心理评估,初步评估之后,再分诊到不同的平台诊断;通过一些可穿戴的小型化设备,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相应的心理监测,不用再跑到医院来检查。

 

时代发展对心理卫生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院长徐一峰:

2018年,十部委发布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今年3月,九部委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要在100%的精神专科医院建立精神心理门诊,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时代的发展对心理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委会上,专家们提出,希望能够建设统一的精神科质控标准,希望有省级精神科质控中心资质的单位能够组建起一支队伍,牵头先做一部分工作。

 

黄欣处长主要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行政管理的高度,对精神卫生服务的管理和发展做了全面的阐述,谢斌教授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建议,蔡军教授对《精神卫生法》以及地方《精神卫生条例》在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效应做了总结,王振教授对互联网医疗做了全面的回顾和展望,这些对于全国同道都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各地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政策大全

    各地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政策大全

  • 全家营养大健康兴起,母婴店如何切入?

    全家营养大健康兴起,母婴店如何切入?

  • 部分省份康养养老项目补贴政策

    部分省份康养养老项目补贴政策

  • 构建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

    构建支持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