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招募: 18858102946 客服热线: 400-996-2682
一周快讯

人体“恒温”的秘密藏在耳朵,低1℃就伤害免疫力

字号+ 作者: 生命时报 来源: 生命时报 2022-09-02 我要评论

体温波动有个「安全区间」

 

 

体温恒定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比如天气变热,人体通过排汗就能降温。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恒温”的秘密或许藏在耳朵里。

 

 
 

受访专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科教授 赵建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人体“恒温”机制藏在耳朵里

 
近日,发表于《自然(Nature)》一项由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团队参与的国际联合研究,借助耳化石揭示了恒温动物的起源。
 
 
之所以人类和一些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秘密藏在耳朵内的一个小“零件”——半规管。
 
半规管是人类内耳中负责平衡感的器官,也是前庭系统的一部分,3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可以感知3个方向的旋转动作;而内耳中的耳石,则能感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加速。
 

 
半规管中被称为内淋巴的粘性液体,通常温度越低,内淋巴越粘稠。
 
对冷血动物(变温动物)而言,体温低,意味着半规管中的液体难移动,因此半规进化得相对更宽;而恒温动物的内淋巴液粘稠度下降,半规管则进化得窄一些。
 
研究在分析64个已灭绝物种和243个尚存物种,共341种动物耳中的半规管结构后发现,哺乳动物进化成温血动物(恒温动物)的时间,可能比既往研究预估得晚一些,但进化时间却快很多。
 

结果表明,一些已灭绝下孔类动物(哺乳动物的祖先)在三叠纪晚期,即2.37亿年~2.01亿年前,内耳道形状发生突变。据科学家推测,温血动物出现于2.33亿年前。

 

正是这种内耳结构的转变,哺乳动物体内有了“恒温机制”。

 
 
当有了“恒温系统”,人类及哺乳动物能通过自身的高代谢维持体温,并且不受环境影响。但是,蜥蜴、鳄鱼等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就不得不采取晒太阳、冬眠等策略来取暖或恢复体温。
 
 
此外,温血动物比冷血动物迁徙的距离更远,行动速度也更快。
 

身体是如何“控温”的?

 
在基因进化和机体活动的双重选择下,下丘脑将人体的“出厂温度”设置为37℃左右。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正常。
 
当皮肤感受器接受冷、热信号时,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相应作出血管收缩(需要产热)、扩张(需要散热)的指示,这就是身体打冷战和出汗的原因。
 
在“控温系统”帮助下,体温保持在稳定范围。即使偶尔波动,幅度也不超过1℃,变化趋势受以下因素影响:
 
  • 时间:清晨6点左右体温最低,午后4~6点达到最高;
     
  • 激素: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与性激素分泌有关;
     
  • 年龄:老人因新陈代谢减缓,体温偏低;
     
  • 情绪:精神紧张、激动时,体温最多会升高2℃;
     
  • 状态: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会略升高。

 

 
从医学角度讲,“正常体温”是一个数值区间。以成年人为例,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略有差异:
 
  • 口腔温度(舌下测温)是36.3~37.2℃;
     
  • 直肠体温比口腔体温高0.4℃;
     
  • 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
 
其中,肛门温度最接近体温。
 

高烧、低温都可能伤害免疫力

 
体温高低有个“安全范围”,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影响免疫力。
 
人之所以会发烧,正是由于免疫系统和体温控制系统的双重调节。它既是一种疾病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医学上3种情形可判定为发热:
 
  • 口温>37.3℃;
     
  • 肛温>37.6℃;
     
  • 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 低热:37.3~38℃;
     
  • 中等度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以上
 

当体温改变与常温相差3~5℃左右时,对人体大多数功能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高热会对各器官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对神经组织损害尤为明显。例如,体温超过42.5℃时,可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和发烧相比,大多数情况下,体温略低对身体没有太大损伤,但可能导致免疫力偏低。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曾在《36.5℃决定健康》提到,体温每下降1度,免疫力就会降低30%以上。
 
 
体温低通常说明基础代谢率比较低、血流放慢,白细胞工作效率相应降低,因此即便发现如病毒、细菌等,反应也会变得迟缓。
 

 
 

造成体温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测量方法、生理、病理因素等。测体温的方式和部位也会影响到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 生理性体温低:常见原因是运动少、压力大、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造成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

     

  • 病理性体温低:可能是各种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或营养不良等导致。

 

4种时刻最好让体温“低”一些

 
寒冷会使细胞分裂慢,新陈代谢也随之减速,因此衰老会来得晚一些。生活中,建议大家帮身体适度“降温”:
 

饮食

低温烹调;少吃偏热的食物,如麻辣烫、火锅等;饭吃八分饱。进食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多。
 

睡眠

夜间睡眠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杜绝熬夜,每晚要确保7~8个小时睡眠。在灯光中入睡会导致体温上升,使人体产生“光压力”,影响正常代谢功能,最好在黑暗环境中入睡。
 

环境

室内可摆放吊兰、水仙、茉莉等盆花或盆景,以降低环境温度。
 

运动

多做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慢运动,游泳也值得推荐,因为在水中消耗的热量明显高于陆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ts@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不建议用「卷纸」擦面部?看完它的“细菌量”就懂了

    为什么不建议用「卷纸」擦面部?看完它的“细菌量

  • 睡不好是怎么连累“肾”的?涉50万国人的研究证实了

    睡不好是怎么连累“肾”的?涉50万国人的研究证实

  • 一项实验算出“咀嚼”消耗的能量,6个好处是嚼出来的

    一项实验算出“咀嚼”消耗的能量,6个好处是嚼出

  • 吃止痛药莫“任性”

    吃止痛药莫“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