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景红梅:靶向药物与CAR-T治疗为套细胞淋巴瘤治疗带来新希望

字号+ 作者: 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血液科 2022-02-17 我要评论

医脉通特邀景红梅教授就2021年MCL的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探讨MCL未来的研究方向。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侵袭性强,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处于疾病晚期,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特点。近年来,随着BTK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传统的治疗模式受到挑战,探索更加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提高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2022新年伊始,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就2021年MCL的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探讨MCL未来的研究方向。

 

>>>
 
MCL疾病特点独特,导致诊疗困难

 

M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中位发病年龄为60-65岁,以男性多见,分为经典MCL、惰性MCL、原位套细胞肿瘤(ISMCN)三类。虽然MCL发病率仅占淋巴瘤的6%,但因其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的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特点,引起临床的特别关注。

 

目前国内MCL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患者年龄,≤65岁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尽可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65岁或不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需根据能否耐受常规化疗,选择常规化疗或chemo-free方案治疗。多数MCL患者在治疗后会经历长达数年的疗效平台期。平台期结束后,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差,故复发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在药物选择方面,有些药物已在国外上市,还未在国内上市,这可能造成国内外用药的差异。

 

>>>
 
精准分层进展迅速,助力个体化治疗

 

在疾病诊断分型方面,目前临床上经典MCL中多形性变异型和母细胞变异型的MCL较为难治,患者预后较差。TP53异常、Ki-67阳性率高或出现中枢侵犯也预示着患者的预后不佳。既往评估MCL患者的预后,大多是依靠患者临床表现、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Ki-67阳性率等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疾病已实现分子层面的疾病精准分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虽然MCL还未出现完善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与MCL预后有关的特殊基因,如CDKN2A,KMT2D等。所以,临床医生也期待着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或结合新的检测方法,能够在患者初期诊断和治疗中评估患者的预后,实现疾病的精准分层和患者的精准治疗。目前,临床上已应用PET-CT、ctDNA、流式细胞术、MRD检测等方法,纳入了TP53、IGHV、CCND-1、CCND-2等基因,尝试在基因水平为MCL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这是MCL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进展。

 

>>>
 
新药研究成果众多,丰富治疗方案

 

在MCL治疗方面,难治复发MCL的治疗仍是MCL治疗的难点和痛点,尤其是终末期出现难治复发的患者。这一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经过大量常规化疗和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预后仍然较差,临床上急需新药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随后,景红梅教授介绍几种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在药物方面的研究集中于靶向药物、CAR-T治疗和联合用药三个方面。靶向药物中抗体类药物的进展迅速,已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景红梅教授表示,现在抗体类药物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新的药物不断涌现,研究较多的有靶向CD19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或靶向CD19xCD3、CD20x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等。

 

小分子靶向药物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是治疗MCL的重要药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耐药而不适合使用。经过不断更新迭代,二代BTK抑制剂LOXO-305在治疗C481S突变的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其他的新型小分子靶向药,如PI3K抑制剂、mTOR抑制剂、BCL-2抑制剂、HDAC抑制剂、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等,均取得不错的进展。另外,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是目前一种具有临床潜力的表观遗传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均显示PRMT5抑制剂在MCL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也展现了较好的疗效。除了研究较多的CD19、CD20、CD22等靶点,CD47等与免疫调节相关的靶点都有相关研究正在进行。景红梅教授表示,对于难治复发的MCL患者,CAR-T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掌握好CAR-T治疗的时机,因为难治复发MCL患者的病情进展快,需要临床医生快速控制住患者病情,及时制备CAR-T细胞进行回输,为患者争取挽救的机会。

 

新药不断涌现,为MCL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多种选择。国内外多项研究尝试不同药物联合治疗MCL,比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与伊布替尼、来那度胺、CD20单抗、BCL-2抑制剂等方案的联合治疗等。国内有研究在尝试常规方案联合小分子靶向药,如BTK抑制剂,期待其后续研究成果。

 

>>>
 
未来MCL研究前景广阔

 

基于以上内容,景红梅教授对未来MCL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首先,MCL的精准分层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临床上还需结合一些新的方法,包括新的基因测序方法等,实现MCL的精准分层,根据患者预后,给予个体化治疗,这是未来MCL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在药物方面,二代BTK抑制剂LOXO-305、PRMT5抑制剂可能成为未来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的热点,靶向PI3K、BCL-2、XPO-1的多个靶点的药物也有可能出现更多的研究,为MCL治疗方案和用药带来更多的选择。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最大发挥药效,减少药物毒性,是未来临床医生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内容。CAR-T的应用也大大改善了MCL患者的预后,未来CAR-T治疗如何和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发掘的靶点,都是国内外MCL未来研究的方向。

 

 
 
 
 
 
 

景红梅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CAR-T细胞治疗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诊断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 专业方向:淋巴系统肿瘤

 

 
 
 
我淘健康打造健康社区生态闭环 
 
我淘健康京智康打造海悦花园健康社区新样板
 
京智康助推“健康社区+健康小屋”数字化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魏辉: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进展

    魏辉: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进展

  • 汤传昊:MET依赖性实体瘤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

    汤传昊:MET依赖性实体瘤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

  • 景红梅:北方首例阿基仑赛治疗患者3个月持续CR

    景红梅:北方首例阿基仑赛治疗患者3个月持续CR

  • 胡耐博:MDS应予分层治疗,免疫治疗前景可期

    胡耐博:MDS应予分层治疗,免疫治疗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