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合作热线: 15658179397 客服热线: 400-996-2682
健康讲座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字号+ 作者:医脉通临床指南 来源:医脉通临床指南 2022-01-17 我要评论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突然运动诱发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突然运动诱发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规范化诊治,我国PKD诊治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撰写了《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诊治指南》,关于PKD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PKD的诊断标准

 

2011年PRRT2致病基因的发现,对临床医生确诊PKD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结合近年来PKD的研究进展,我们推荐诊断要点如下。

1. 突然运动或改变体位诱发的不自主运动,包括舞蹈症、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等,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min,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间期神经系统体检正常(Ⅰ级推荐,B级证据)。

2. 排除其他脑部病变等继发性因素。

3. 小剂量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疗效显著(Ⅰ级推荐,B级证据)。

4. 基因检测结果确定患者携带PRRT2或TMEM151A基因致病变异(Ⅰ级推荐,B级证据)。

符合1~3,临床诊断PKD;符合1~4,基因诊断PKD;符合4,为PRRT2或TMEM151A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

 

PKD的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为抗癫痫药物,尤其是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其中首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其次是拉莫三嗪/苯妥英钠(Ⅰ级推荐,B级证据)。

 

1. 卡马西平:是治疗PKD的首选药物,推荐剂量50~200 mg/d,每天分1或2次口服。对于携带PRRT2基因致病变异者,小剂量卡马西平(50~100 mg/d)可以完全控制发作,建议睡前口服以避免嗜睡不良反应;对于未携带PRRT2基因致病变异者则需口服较高剂量卡马西平(100~200 mg/d),且症状一般难以完全控制。

 

2. 奥卡西平:疗效和卡马西平相当,治疗剂量一般为150~300 mg/d。对卡马西平过敏者慎用奥卡西平。

 

3. 拉莫三嗪:应先从小剂量(25 mg/d)开始,控制不理想时可逐渐加大剂量,可加到100~200 mg/d,分2次服用。大部分患者在服药后症状基本消失,少数患者服药期间仍会有少量发作。对卡马西平过敏者慎用拉莫三嗪。

 

4. 苯妥英钠:国外有学者倾向于使用苯妥英钠,但国内PKD患者服用该药效果不如卡马西平。尽管其可以减少发作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且所需剂量(100~400 mg/d)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大,因此不作为首选。

 

5. 其他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对部分PKD患者有效,可作为二线用药、。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加巴喷丁、拉科酰胺、乙琥胺、乙酰唑胺等只有极少数文献报道有效,故均不推荐使用。

 

多项针对中国PKD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控制PKD发作具有良好效果,尤其对携带PRRT2基因致病变异者,极小剂量就有良好疗效,因此,推荐小剂量单药治疗(Ⅰ级推荐,B级证据),避免使用大剂量药物或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治疗期间应坚持每天服药,间断性服药易导致PKD再发。症状改善并稳定后,可改为间隔1 d或2 d服药(Ⅰ级推荐,B级证据)。建议口服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前,检测HLA-B1502等位基因,避免发生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诊治指南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1) : 9-14.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ts@jingzhikang.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运动后肌肉酸痛?有酱油色尿?医生提醒:这种行为请适量!

    运动后肌肉酸痛?有酱油色尿?医生提醒:这种行为

  • 冬季健康运动小贴士

    冬季健康运动小贴士

  • 冬季健康运动小贴士

    冬季健康运动小贴士

  • 运动出汗才有效?这个才是真相……

    运动出汗才有效?这个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