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郭孙伟: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新进展

字号+ 作者: 郭孙伟教授团队 来源:妇产科在线 2022-01-13 我要评论

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其他子宫疾病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展开讨论。

 

2021年12月9日至11日瑞典当地时间,第七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年会(SEUD 2021)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其他子宫疾病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展开讨论。

 
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之一,连续4年报道大会的精华学术内容,并与SEUD组委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今年,我们再度邀请国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会议热点内容进行报道分享,为大家带来最前沿的一手资讯。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郭孙伟教授是SEUD的创建人之一及董事会成员。在本届年会上,郭孙伟教授受邀作大会发言,分享了关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撰文:尹博博士
审核:刘惜时教授 郭孙伟教授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逐渐加剧的痛经和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学说,即内陷学说及化生学说。内陷学说主要基于Leyendecker等提出的组织损伤及修复理论(Tissue Injury and Repair,TIAR),认为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微损伤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向子宫肌层内陷,最终导致子宫腺肌病。化生学说则认为,子宫腺肌病的病变来源于苗勒管残余物的化生或干细胞分化。然而,郭孙伟教授认为,一个好的理论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即可证伪、可以解释现有的数据或现象、可以做出预测,而这两种学说尚无法满足。

 

基于此,郭孙伟教授团队对TIAR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子宫内膜-肌层界面损伤(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 Disruption,EMI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医源性宫腔有创操作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子宫手术是否可能造成子宫内膜-肌层界面损伤,进而诱发子宫腺肌病?为解决这一问题,郭孙伟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郭孙伟教授团队成功建立了机械损伤诱导EMID模型。应用该模型诱导EMID 3个月后,EMID组的大多数小鼠发生了子宫腺肌病,在Balb/C小鼠中发病率达100%,在C57BL/6小鼠中发病率为83.3%。

 

随后,他们应用热损伤诱导EMID,发现术后10周小鼠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是30%,如增加热损伤的程度,发病率则增加到66.7%。

 

最后,在诱导EMID的围手术期应用阿瑞匹坦或普萘洛尔,小鼠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从100%下降至58.3%。

 

他们的研究表明,医源性操作会导致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MI)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诱导HIF-1α,引起组织缺氧,使雌激素生成相关基因(如StAR和芳香化酶)表达上调,导致局部雌激素生成增加,激活ERα和ERβ,诱导OT/OTR信号通路,增加子宫蠕动。此外,TGF-β1信号通路诱导EMT,导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侵入EMI,并进一步侵入子宫肌层。组织损伤也会激活HPA轴,导致儿茶酚胺和PGE 2释放,这会共同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受损,增加子宫肌层中异位和分散的子宫内膜细胞存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子宫腺肌病病灶的形成。

 

通过这一系列实验,郭孙伟教授团队建立了一种新的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证明了宫腔有创操作引起EMID,进而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并且提出在宫腔有创操作的围手术期干预可以降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风险。

 

郭孙伟教授指出,子宫腺肌病病灶本质上是经历反复组织损伤和修复(Repeated Tissue Injury and Repair,ReTIAR)的伤口,子宫腺肌病病灶中活化的血小板与TGF-β1表达增加,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引起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MT)、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FMT)、平滑肌化生,最终导致纤维化。

 

那么,这些理论是否可以转化应用于临床诊断,郭孙伟教授团队进行了弹性超声用于评估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病灶硬度与子宫大小和病灶纤维化程度、EMT、FMT、激素受体相关标记物表达水平之间密切相关,也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郭孙伟教授提出,相对于传统超声,弹性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诊断和分期中更有优势,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提供对子宫腺肌病病变发展阶段的评估,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尽管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国妇产科专家和科研工作者依然在线上分享交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改善女性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共同努力。

 

 
 
专家简介
 

郭孙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生化系特聘教授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人类医学院兼职教授、博导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异症学组顾问

亚洲子宫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症协会理事(创建人)、主席(2017-2018)

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会理事(20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理事(2015-)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殖卫生及研究专家工作组成员(2012-)

现任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副主编、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Investigation副主编、Journal of Endometriosis and Pelvic Pain Disorders副主编

2014-2020年,连续7年被爱思唯尔列为中国医学领域高被引学者

Expertscape网站分析评价2010-2020年子宫内膜异位症领域专家的研究水平,排名位于全球前万分之四(0.042%)

2020年《全国妇产科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百强》排名全国第二

 

 

刘惜时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妇科主任15年,现任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异症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指导。
 
刘惜时教授多年致力于宫颈癌和内异症/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治及临床基础研究,引领宫颈癌根治术各种术式包括腹腔镜、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的探索和推广,并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治疗,同时对年轻患者实施阴道延长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
 
在内异症领域,刘惜时教授善于将内异症/子宫腺肌症的基础科研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深部内异症的新型手术,如Shaving手术、子宫腺肌症保宫手术,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在Expertscape网站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领域专家研究水平排名中,刘惜时教授位居全球前千分之二(0.17%)。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郭刚:转移性肾癌减瘤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与时机

    郭刚:转移性肾癌减瘤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与时机

  • 郭军:促进国内临床研究向更高目标迈进|我淘健康

    郭军:促进国内临床研究向更高目标迈进|我淘健康

  • 郭凌川:2021版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郭凌川:2021版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 郭伟剑:双终点阳性夯实免疫联合化疗在中国胃癌的地位

    郭伟剑:双终点阳性夯实免疫联合化疗在中国胃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