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招募: 18858102946 客服热线: 400-996-2682
人物专访

王长征:实现呼吸慢病控制任重道远

字号+ 作者: 荆冰 来源:医师报 2022-03-30 我要评论

中国慢性病防控在过去20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中心主任王长征教授回忆,他刚开始做呼吸科医生时,曾经收治过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有哮喘史,因为长期口服激素合并曲霉菌感染,病情加重,住院时气道阻塞十分严重,导致气道压力非常高,即使使用呼吸机治疗也无法改善她的肺通气功能,最终不幸去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采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时候,哮喘急性加重的病人很多,危重病人也多。王长征教授说,“其实像这位女性这么严重的病例,过去经常会碰到。那时候老师经常考我们关于“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治,就是指哮喘非常严重的发作表现以及如何处理,好在现在以吸入激素为主的规范化治疗极大地减少了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和发作的严重程度。”

 

随着慢性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以及人们对于慢性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入,中国慢性病防控在过去20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近日,《医师报》记者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中心主任王长征教授进行了专访,深切感受到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呼吸慢病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以及基层控制现状也对未来慢病的长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中心主任

王长征 教授

 

 
 

吸入治疗屡屡碰壁

呼吸慢病控制不佳

 
 

 

1986年,王长征教授进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呼吸科攻读研究生,师从郭先健教授。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经毛宝龄教授、郭先建教授、钱桂生教授、王长征教授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用心血和汗水奉献,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呼吸人在拓荒中历练、在钻研中升华,培养出一个又一个走向全国的呼吸人才,创造了无数突破与辉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慢阻肺是呼吸科第一大病种,但当时治疗条件非常有限,有创呼吸机性能低、费用高,救治慢阻肺重症患者困难重重。如今被视为常规检查的动脉血气分析仍处于临床应用的初期,医生对于血气分析的判断与指导治疗缺乏认识。在钱桂生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推算出国内首个慢性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的判断公式,使酸碱失衡的判断由定性变为定量,大大提高了慢阻肺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慢阻肺治疗的重大进展,当时全国很多医院医生都来新桥医院进修学习。

 

王长征教授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呼吸科的第二大病种——哮喘。新桥医院是最早重视哮喘气道炎症研究的医院,王长征教授写了一篇关于哮喘慢气道炎症需要长期治疗的综述,却在投稿后惨遭拒稿。拒稿理由是,哮喘就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的疾病,不是炎症性疾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王长征教授与同僚们做了有关哮喘患者缓解期肺功能的研究,发现缓解期患者也有肺功能异常的情况。再次投稿后仍被审稿人提意见,认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就应该好,只有加重期才不好”。当时除了主流观点认为只应进行急性发作治疗以外,患者对刚刚开始的吸入激素治疗也充满恐惧和排斥,所以那时候急性发作的患者非常常见。

 

谈起印象最深刻的患者,王长征教授回忆道,有一位30多岁的女性哮喘患者,过去长期服用地塞米松导致肺结核并发,束手无策,找到他寻求帮助。正巧当时吸入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开始在中国临床试验,王长征教授就邀请该患者参加相关临床试验,后来她通过用吸入激素替代过去口服激素治疗,不仅很好地控制了哮喘,肺结核也治好了。自那以后20多年,这位患者一直坚持用吸入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病情控制得非常好。

 

王长征教授在查房

 

以上急性发作案例可以说是21世纪以前的哮喘患者缩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全面认识到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的疾病,医生和患者对待吸入激素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治疗手段和效果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目前通过吸入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规范化、以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治疗已经证明能给很多患者带来诸多获益,彻底改变了他们过去被疾病困扰的困境,全面控制哮喘不再遥不可及。

 

 
 

控制呼吸慢病的两大关键词

规范化治疗长期管理

 
 

 

 

自21世纪以来,哮喘防治新型药物不断开发和涌现。目前以吸入激素为主的治疗可以使90%左右的哮喘患者很好地控制病情。还有一部分重度哮喘患者,可以通过特殊的治疗方法,如单克隆抗体治疗得到控制。目前多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不佳都是由于治疗不规范。所以在王长征教授看来,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疾病管理是控制哮喘的两大关键词。

 

王长征教授先后两届担任重庆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身体力行助力提升哮喘控制水平,在重庆范围内推广开展哮喘规范化的门诊建设,建立了五六家示范单位,规范哮喘的治疗和管理,定期开展哮喘之家活动,为哮喘患者做知识讲座,为医患双方提供互相交流经验的机会。重庆市连续多年被中国哮喘联盟评为全国哮喘防治先进省市,哮喘控制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

 

王长征教授在哮喘日为患者义诊

 

除了哮喘以外,王长征教授在慢阻肺研究方面也有诸多心得。一个月前,他在《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病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他领衔的关于中国人自己的慢阻肺急性加重识别工具CERT的报道。研究指出,对于慢阻肺的加重,如果是轻度到中度加重,大多数患者不太重视,导致不积极治疗进而使疾病进展加速,所以开发一个工具来帮助慢阻肺病人识别慢阻肺的加重尤为重要。目前工作仍在继续研究中,并计划在更多医院进一步验证其普适性。CERT研究与开发为中国医生和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判断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工具,有望造福中国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

 

近期,王长征教授还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慢阻肺住院患者的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特别重的患者年年住院,即使使用规范化吸入治疗,对减少疾病加重作用都非常有限,而轻一些的病效果要更明显一些,“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也就是钟南山院士一直倡导的慢阻肺要早防早治,早防就是通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尤其吸烟的人群,发现以后要积极鼓励他们戒烟,有条件的话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王长征教授在新桥医院工作时曾参与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的研究项目,对慢阻肺患者早期治疗进行干预,研究发现早期患者规范用药后确实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所以,早防早治是慢阻肺防治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后期肺部损害严重再怎么治疗效果都非常有限。”

 

未来,呼吸慢病防治工作亟需着力提升我国呼吸慢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树立早诊早治意识并建立长期规范化治疗观念,防止急性加重。

 

 

 
 

击破呼吸慢病管理痛点

构建呼吸诊疗生态圈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位列我国居民疾病死因的第三位,因其重视程度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是我国慢病管理体系中的短板。补齐呼吸病防治短板,对于延长人口平均寿命,建设国民健康体系至关重要。

 

2019年,由王辰院士牵头、黄克武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柳叶刀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之“哮喘研究”,揭示哮喘患病率已经超过4%。尽管规范化治疗在大城市执行得已经较为到位,然而基层的规范化治疗以及整体控制水平还是不尽人意,其中基层医生较少接受培训、缺乏规范化诊疗培训是原因之一。

 

最近王长征教授和重庆几家医院协作做了关于哮喘使用吸入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用药的五年用药回顾分析,初步结果显示,重庆市部分三级和二级的医院,处方吸入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比例还不到60%,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甚至只有10%左右,可以说非常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基层医生和病人对哮喘规范化的认知缺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加强基层对呼吸慢病的治疗管理”是王长征教授认为补齐短板、解决防控工作的痛点的关键点。慢阻肺、哮喘等呼吸慢病的首诊主要发生在基层,同时基层也是慢阻肺管理的主战场。基层控制不好转到三级医院、教学医院,治疗以后,长期的管理应该再转回基层医院,而之前双向转诊更多是单向转诊,尤其是治疗后的基层管理很难。王长征教授认为,国家应该从机制方面,包括将慢阻肺等疾病像高血压管理一样,纳入国家基层公共卫生管理项目,才能真正解决呼吸慢病的基层管理问题。

 

从医30多年来,王长征教授心无旁骛,一直致力于哮喘等呼吸慢病的防控治疗。从过去使用短期口服类激素、氨茶碱等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发展到目前以吸入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治疗,王长征教授切实感受到了哮喘防治的革命性变化。最后,王长征教授表示还有一个愿望,“现在的治疗手段也不能算完美,毕竟我们还不能治愈哮喘,所以期待科技工作者对哮喘继续深入研究,早日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彻底治愈哮喘。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我淘健康以大数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理念,以“全民健康”建设为目标,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效果,以健康城市发展指数为依据,普及健康城市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我淘健康京智康打造海悦花园健康社区新样板
 
京智康助推“健康社区+健康小屋”数字化建设
 
我淘健康引领健康城市服务落地实践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王小平:2021年度精神病学领域研究进展

    王小平:2021年度精神病学领域研究进展

  • 王培安:建设“健康中国” 的四点倡议!

    王培安:建设“健康中国” 的四点倡议!

  • 王化宁: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和机制

    王化宁: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和机制

  • 王硕: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王硕: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