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

马翔教授:善用FFR功能学评估工具,向“精准医疗”时代阔步前行!

字号+ 作者:《门诊》杂志 来源: Clinic門诊新视野 2021-08-19 我要评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治疗策略时,已不再单单满足于良好的即刻手术效果,而是更加着眼于患者的长期获益。

在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治疗策略时,已不再单单满足于良好的即刻手术效果,而是更加着眼于患者的长期获益。在这一临床需求的“呼唤”下,FFR功能学评估以及OCT/IVUS等精准腔内影像学技术相继问世,以更加全面的诊断依据,为临床医师精准判断冠脉靶血管病变状况、制定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指导。2021年5月17日,《门诊》特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翔教授针对我国新疆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冠脉介入治疗发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对院内FFR功能学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经验进行了分享。

 

 


《门诊》:您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是新疆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优秀科室;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贵院心内科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有哪些令您记忆深刻的故事?贵院心内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马翔教授:我院始建于1956年,那时候的新疆可谓是缺医少药,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医疗机构;我院也是在我国“一五”计划的指导下以及前苏联的合作帮助之下,才得以正式落成。当时,国家领导人特意从全国各地调来了大批医疗骨干,帮助建设提高新疆当地的医疗卫生能力、培养年轻医师,调来的第一批骨干人员中,就包括了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汪师贞教授。她在调至我院后,首先着手组建了内科科室,不久之后又将心血管内科单独列为了独立科室,故我院心血管专科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起步较早的。至上世纪80年代,我院心外科团队在外科开胸、体外循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在马依彤教授等带领组织下,开展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研工作,掌握了新疆当地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同时,在马依彤、汤宝鹏等教授先驱的努力下,新兴的PCI介入治疗技术以及电生理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被引入我院,为新疆地区的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体验。

本世纪初,我院在政府全民体检政策号召下,接连开展了新疆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工作;随着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深化,我院也在不断加快推动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等机构的建设落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区域医疗单位救治能力,让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外,近十几年来,TAVR技术、ECMO等各类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器械不断推陈出新,我院也在积极努力地将这些最新技术或设备引入院内,开展更多新颖的临床科研工作,促进新疆地区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是2018年我院马依彤教授与武汉大学宋宝亮教授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提出的新型降胆固醇药物研发靶点(LIMA1)。总体而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院始终紧跟国家医疗发展方针,在学科创新、技术引进等多个方面均走在了国内前列;在未来的临床研究工作中,我院也将再接再厉,继续为提高新疆地区居民的医疗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

 


《门诊》: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入我国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多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我国冠脉介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您认为当前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在精准治疗不断被提及的今天,术者应如何才能做到更精准的治疗?

马翔教授:从当前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无疑会朝着精准化方向不断迈进、深入,而这离不开腔内影像学与功能学评估技术的支持。为应对这一形势,我院早在5年前就已在冠心病精准化介入治疗方面未雨绸缪,引入并普及应用了FFR、OCT以及IVUS等功能学和腔内影像学评估技术,我院的FFR血管内压力测定量近几年来更是稳居全国前列。同时,也正是得益于这类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评估信息,我们在为患者制定手术干预策略时,才能够充分结合实际,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和判断,实现更加精准的介入治疗及术式上的简化,最终优化支架植入效果和临床预后结果。

结合临床实际经验来看,其实要想达到精准治疗目的,临床医师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形成一种精准治疗理念,即:在考虑即刻手术效果的同时,将远期预后结果也纳入评估考量之中。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凭借个人经验进行策略判断往往有失偏颇,只有真实的腔内影像学及功能学评估数据才能提供理性的治疗决策辅助,帮助实现良好的术后即刻以及远期预后效果。这也是我院团队一直秉承的思路。很多术者可能会担心,这种功能学、腔内影像学评估技术的应用,是否会耽误整体手术时长,实际上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手术过程中,临床医师不宜操之过急,应当耐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例病例做好,这样积累起来,由生疏到熟练,其带来的临床获益会逐渐显著,最终也将达到我们的期望效果。

 


《门诊》:当前,腔内影像学、功能学检查是辅助医师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功能学评估工具又是判断心肌是否缺血的金标准。请问您如何看待功能学评估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能否请您分享一下贵中心临床实践中功能学评估工具的应用经验?

马翔教授:过去临床医师在进行病例诊断时,往往习惯于应用冠脉造影这种二维影像来评估病变特征,而大家知道,眼见未必为实,二维影像能看到的信息有限,这就会导致决策上的偏差。功能学评估工具及腔内影像学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以三维视图去观察病变位置,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腔内血管情况。从个人角度来建议的话,临床上应将常规的冠脉造影、血管功能学评估以及腔内影像学技术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性地进行冠脉病变评估,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事实上,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最主要经验,就是紧跟国际和国内临床研究进展,积极引入技术并在院内进行推广普及。这也是我院自建立以来就始终践行的一大准则,这些核心技术绝不能仅仅掌握在个别人手里,院内每一位独立术者都要去学习和掌握;为此,我院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培训课程与学术交流讨论会议,就是为了尽快将高难度技术转变为人人都掌握的常规技术,继而带动临床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

作为一项新兴功能学评估技术,FFR上手操作的难度其实并不高,重点应在于如何做到规范操作,临床医师一定要事先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主要性能,才能达到精准的测量结果。众所周知,由于FFR导丝头端内嵌压力传感器,操控性与常规的工作导丝有所不同,值得期待的是最新的PWX压力导丝,更低的头端硬度,优化的导丝操控性,带来了更优的FFR评估体验。另外需注意的是,在连接FFR系统及操作过程中,需遵循标准操作,避免出现数据漂移;在Pa、Pd校零完成后,则应避免患者的反复移动、操作台的升高/下调以及导丝弯曲/打折等问题。当然,术者在使用FFR评估前,也应合理地挑选患者人群,对于那些血管严重狭窄到近乎闭塞、导丝几乎无法通过的病例而言,是否行FFR评估可能就不那么有意义。

 

《门诊》: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愿意接受介入治疗。为了让更多西北地区患者获益,您对贵科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怎样的规划?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功能学评估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于冠心病介入领域的未来发展,您有何期待?

马翔教授:未来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必定会朝着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其一,以急性胸痛中心为核心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急诊处理,而这需要临床上建立完善的区域性急诊平台,来实现区域救治的协同作用;其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随着冠脉介入技术向基层县级医疗单位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冠心病患者将在社区内即得到有效治疗,而大型三甲医院所面对的将是那些病情更加严峻、手术操作更加棘手的高危病例。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师无疑需要更加积极地强化自身“战力”,灵活运用功能学、影像学评估技术,帮助实现精准决策治疗。正如方才所提及的,在制定手术策略时,临床医师不能仅凭个人经验,这是一种拼运气的表现,我们需要正确利用腔内影像学与功能学评估手段,将决策难度降级,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判断及制定最终的治疗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推动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体系,建设“1+X”分级诊疗和双向诊疗体系,提升基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筛查治疗,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临床重点课题。也正因为如此,在冠脉介入治疗方面,我们衷心希望FFR、OCT等功能学、腔内影像学诊断技术能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应用,帮助更多介入医师精准评估冠脉病变情况,让复杂病变“无处遁形”、达到优异的即刻和远期术后效果。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类病例的不断积累,未来临床上可以结合该类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技术深入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实现冠心病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完善!

 

马翔
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亚洲心脏病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层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与转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介入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

长期致力于胸痛中心建设、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冠心病、先心病、瓣膜疾病、主动脉疾病介入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主编、参编论著9部,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5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王杰军教授谈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王杰军教授谈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 胡春宏教授分享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经验

    胡春宏教授分享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 糜坚青教授:CAR-T治疗最新进展及安全性管理策略

    糜坚青教授:CAR-T治疗最新进展及安全性管理策略

  • 邱晓光教授:对低级别胶质瘤治疗的一些认识

    邱晓光教授:对低级别胶质瘤治疗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