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甄子俊: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维持治疗进展

字号+ 作者: 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2021-12-01 我要评论

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甄子俊教授分享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维持治疗的进展。

前言

2021年9月25-26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承办的第十六届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众多肿瘤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讨论儿童肿瘤的治疗与发展。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甄子俊教授分享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维持治疗的进展。

 

专家简介

甄子俊 教授

 
  • 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 主诊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小儿脑瘤学组副组长

  •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访问学者

 

医脉通: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异质性强且预后差异大,尤其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还存在着极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请您介绍一下,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有哪些治疗方法?

 

 

甄子俊教授: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确诊时约50%已发生远处转移。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包括诱导治疗、局部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四个环节。一般情况下,患者确诊为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时肿瘤负荷已经较大,且较为广泛,诱导化疗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迅速改善病情。随后可以进行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在巩固治疗阶段,患者可以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超大剂量化疗,提高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最后维持阶段治疗的任务是持续监测和消灭微小的残留病灶。这四个环节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医脉通: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维持治疗有助于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请您谈一谈,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维持治疗,近期有哪些新进展?

 

 

甄子俊教授:

维持治疗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通过诱导治疗、局部治疗和巩固治疗,绝大部分患者肿瘤已经完全缓解,但是少部分患者体内仍有微小残留病灶,这些微小病灶可能会导致患者疾病复发,而维持治疗有助于微小病灶的清除,减少复发可能。

 

最早应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是维甲酸,其疗效较明确。可用于维甲酸耐药患者的新一代诱导分化剂也有着较好的疗效。此外,在维持治疗中使用抗神经节苷脂单克隆抗体即抗GD2单抗也能够获得非常明确的疗效。目前,根据部分机构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抗多胺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此治疗方式目前还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明确。此外节拍维持治疗即多次使用小剂量化疗药物,通过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来清除微小残留病灶也有不错的前景。根据现有研究,节拍治疗可获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同样的疗效,且治疗成本和治疗相关副作用远低于干细胞移植。除此之外,PD-1单抗、阿帕替尼、MIBG等药物目前正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脉通:免疫维持治疗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前景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探索的方向?

 

 

甄子俊教授:

目前免疫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最受肯定的是用于维持治疗中的抗GD2单抗。有研究表明,使用抗GD2单抗可使治疗成功率较未使用时提高20%。在诱导治疗阶段,使用抗GD2单抗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能否提升肿瘤缓解率、最终治愈率,以及能否提高复发难治型患者挽救治疗的成功率,都是目前值得探索的方向。

 

 
 
 
我淘健康健康社区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京智康+健康社区健康服务新模式
 
我淘健康助力京智康健康社区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手术治疗新进展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手术治疗新进

  • 钱正子:新药时代,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现状与前景展望

    钱正子:新药时代,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现状与前景

  • 吴俊教授:肿瘤相关的血凝学异常

    吴俊教授:肿瘤相关的血凝学异常

  • 刘俊艳:隐源性卒中的治疗

    刘俊艳:隐源性卒中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