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江涛:执着求索方为仁术,心怀患者方成仁心

字号+ 作者: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2022-02-09 我要评论

唐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江涛教授谈一谈自己在泌尿外科肿瘤临床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以及他对泌尿外科医师责任与使命的解读。

 
 

“ 《安“医”乐业》是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与医脉通合作的人文案例收集项目。泌尿外科系列医师访谈将聚焦前列腺癌领域,基于真实存在的临床需求,探讨前列腺癌规范化诊疗路径及全病程管理对临床患者的重要意义,突出泌尿肿瘤医师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和专业素养。

 

“我20岁的时候,想的是怎么把疾病搞明白;50岁的时候,想的是怎么去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达到最理想的获益。从只‘看到’疾病,到真正‘看到’患者,这大概就是我这30年来最大的变化吧。”江涛主任一句简单又平凡的话,却代表着作为医者既不简单、又不平凡的成长与蜕变。

 

肿瘤是现代医学尚未完全攻克的领域,临床工作常与无奈和遗憾相伴,行于生死之间,如何保持对行医的信心和决心,如何坚守对患者的关心与仁心,这是每一位临床医生所面临的考验。本期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唐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江涛教授,请他谈一谈自己在泌尿外科肿瘤临床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以及他对泌尿外科医师责任与使命的解读。

 

专家简介:江涛 教授

唐山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前列腺癌学组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泌尿男科学会委员

唐山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访问学者

 

生死之任,任重而道远

 
“肿瘤患者多”、“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多”是江涛教授对泌尿肿瘤领域的最初印象,也是他选择这一方向的初衷。但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也就注定了医师将与更多的遗憾与挫折相伴。
 
江涛教授至今仍记得,刚进入临床时他第一次被沮丧淹没的情景:那是一位排尿困难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当时临床中除了己烯雌酚外再无其他有效手段,面对患者儿子的迫切恳求,江涛教授万分渴望给予帮助,最终却只能和患者一起面对无计可施的严峻现实。
 
江涛教授提到,早年国内对前列腺癌认知不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筛查也不够普及,主要依靠直肠指检或排尿症状。很多患者来到临床时已经是晚期,身体基础情况也往往较差,泌尿肿瘤临床医师常要面对消瘦脱相、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和情绪低落甚至绝望的家属,这些带给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但江涛教授并未因此退缩,临床工作中的无力感反而成为了他此后潜心钻研、决心推动地方医院泌尿外科发展的动力。
 
“当时想的就是要多看书、多学习。最早我们连能看的书都不多,就靠着《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之后自己找国外的书籍、文献来读,后来去北医进修,又与国内外同道一起研讨学习。”在江涛教授不断学习钻研、磨炼医术的背后,是他身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地方诊疗水平赶上一线城市,也希望国内整体的诊疗水平能够比肩甚至赶超国际水平,让我国大量泌尿肿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江涛教授感叹到,在前列腺癌筛查普及率提升、新型内分泌药物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当下,和当年那位老人一样的患者已经可以拥有更长的生存期、更好的生活质量,但泌尿肿瘤求索之路依然漫长,加之中国的患者数量庞大,国内泌尿外科肿瘤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医患之间,以真心方能换真心

 
对于医患彼此之间的信任,江涛教授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也有不少感悟:“早年我觉得患者是要看医生年纪和资历的,似乎留了胡子的大夫更容易被信任。后来发现,无论资历深浅、名气高低,只要你对患者好,用真心去关怀患者,患者都能感受得到,也愿意去信任你。”
 
在江涛教授的观点中,医生应该做到“心”不因人而异,“术”则量体裁“医”。一方面,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应因为患者的身份、地位而变化,就如《大医精诚》所言,“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另一方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经济条件的不同,临床在诊疗评估和治疗方案上又应该做出相应个体化的调整,针对患者的预期寿命进行整体评估,判断后续治疗的潜在获益,同时医生要主动承担起解释专业知识、引导患者做出正确选择的责任。
 
江涛教授指出,临床上会遇到条件尚可、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医师可以遵照指南选择最优的全病程管理方案,并关注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的保留和康复;但有时也会遇到负担很重、无法支持长期治疗的患者,这种情况下,医师就要选择对他们而言最有利、但可能并非指南共识上首选的方案。江涛教授补充解释道:“我们的医生要真正为患者的利益着想,而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便利。有些患者从偏远山区过来就诊,连基础的长期雄激素剥夺治疗都无法保障,也没办法接受定期随访,那即使手术去势在临床已经不常用了,我们也会选择这种对他而言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行医之途,坚守“仁心”与“本心”

 
有人说,为了防止被负面情绪吞噬,医生这个职业要学会看淡生死,但江涛教授并不这样认为。他提到,医生“保护”自己的方式应该是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每一位患者,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尊重客观现实、尊重患者的选择,做到无愧于心,才能在这条路上长久地走下去。“医生在肿瘤临床中常会遇到负面的结果,也常常会面临患者的不信任,但其实在一线城市的大医院里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妙手回春,在地区卫生院中也有很多尽职尽责的专家,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患者的选择,踏实地做好自己,保持本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和每一位患者。”
 
对于年轻医生,江涛教授则提到,在刚进入临床的时候,不妨多给自己留一些工作之外的时间,多培养一些额外的兴趣爱好。“刚到临床,首先要坚持下去,给自己找一些放松的方式,可以培养一些爱好,多锻炼、多运动。后面在临床工作的年头越长,你投入的精力自然而然就会越多,但那时你已经在工作中找到兴趣和成就感,就不会觉得工作是负担了。”江涛教授在回忆中提到,自己也是如此过来的:30岁的时候他大约将50%~6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到了40岁就有约60%~70%,而现在他80%以上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临床工作和专业研究方面,甚至觉得时间仍不够用,还想多去做一些事情、学一些新的东西。
 

小结

 
最后,江涛教授总结道:“作为医生,你对患者体现出更多关爱,为患者投入更多精力,你的工作就会更有意义,你得到的成就感也就会更高,这样才会建立起一个正反馈,‘坚守’在临床一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淘健康打造家门口的“会客厅”
 
京智康+健康社区引领家庭医疗生态
 
我淘健康构建“互联网+健康社区”服务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王宝成:上下求索,在“危机”中探寻“生机”

    王宝成:上下求索,在“危机”中探寻“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