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陈明:智能化远程解决方案,让放疗触手可及

字号+ 作者: 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2021-11-26 我要评论

医脉通诚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教授就我国放疗现状及智能化远程放疗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前言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承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华夏鼻咽癌南昌论坛-鼻咽癌微创外科培训班,于2021年10月22-24日在南昌举行。本次大会是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协同全国鼻咽癌领域核心专家共同发起的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分享与交流全球鼻咽癌领域最新疾病进展。会议期间,医脉通诚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教授就我国放疗现状及智能化远程放疗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专家简介:陈明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放疗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放疗供给侧现状:可及性不足

 

放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约60%的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放疗。然而中国目前放疗的供给能力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一部分需要放疗的患者未能接受放疗,也就是说放疗可及性不足。陈明教授表示,我国面临着放疗设备分布的区域差异与不均衡的问题。医改的目标是“大病不出县”,在放射治疗普及较好的省份,县区级医院已经建立起了放疗中心,但还有不少省份放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到目前仍没有建立放疗科的三级大型综合性医院也大有所在。


为什么我国放疗可及性不足?陈明教授表示,原因在于放疗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放疗科的正式运行需要经过系统性训练的放疗医师、放射物理师和技师的协同合作。目前国产放疗装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设备投放能力没有大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缺乏。基于此背景,陈明教授项目组提出了通过智能化远程放疗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有限的专家资源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效率,增加放疗专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服务患者的能力,为促进分级诊疗提供技术和平台保障。

 

智能化远程放疗技术探索:大有可为

 

陈明教授表示,目前智能化远程放疗技术研究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包括放疗靶区的智能化勾画以及自动化制作放疗计划等,融入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元素,有效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弥补医师和物理师经验欠缺的不足;二是发展放疗设备物联网,将一台台放疗加速器进行联网。但我们也知道,就如不同品牌的手机接口不同,充电器不能互用一样,放疗加速器也不例外。陈明教授项目组中的骨干单位深圳医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攻关团队,通过不懈钻研,突破了“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打通了放疗设备接口,可以智能化收集每台放疗设备的参数进行建模,开发智能化线上预警和质控体系,提高设备的运营效率和质控水平。

 

智能化远程放疗模式的技术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方面需要继续推动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加快新的医疗模式的落地。

 

智能化放疗惠及更多鼻咽癌患者

 

陈明教授介绍,在鼻咽癌的智能化放疗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孙颖教授团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孙颖教授团队建立了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鼻咽癌数据库,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鼻咽癌放疗靶区的勾画和计划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也提高了放疗的同质化水平,不同团队、不同医生、不同医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wotaotao.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陈明远:多学科团队助力鼻咽癌预防及诊疗

    陈明远:多学科团队助力鼻咽癌预防及诊疗